今天很高興分享我自己的真實經歷,并且希望我的故事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青春期的我們,有著一股子熱血,有著天不怕地不怕的斗志,在這樣的年紀,我們渴望做更多的事,渴望探索外面的世界,然而,殊不知,在我們眼中紛繁靚麗的世界外表之下,是父母在為我們保駕護航。
小時候,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作為一名留守兒童,我總是很少與父母相聚,在我的內心深處,總以為父母不在乎我,也從不關心我,父母也只有農忙時節和春節才回到家,其實小時還是滿希望父母回家的,畢竟他們回來時總會帶一些好吃的、好玩的。但當自己慢慢長大,性格開始有些孤僻,甚至有時候有一些暴躁,在上初中時,由于父母親不在身邊,自己開始變得不愛學習,也不想去學校,其實當時自己這樣做,最多的還是想引起父母的關注,當然,效果顯著,就這樣,我的陪讀生活開始了,我以為父母在身邊自己就不在孤單,然而卻適得其反,由于和父母多年不在一起,早已沒有了共同的話題,最多的也只有爭吵,在父母的“逼迫”下,我開始厭學,有時也會摔東西,最嚴重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半夜走在大馬路上,甚至有過自殺的念頭,就這樣日復一日,我開始成為眾人眼中的“反面教材”,我也就此破罐子破摔,成績一落千丈,對于自己的人生,早已不再抱有希望,反正父母不在乎,其他人也是避而遠之,就在這樣的灰暗時刻,我徹底放棄了,我開始不吃東西,吃也只吃垃圾食品,最后自己終于“得償所愿”,得了各種腸胃病,體重開始下降,食欲大減,我以為自己就這樣了,可這不是最難受的,最要命的是炎癥所引發的疼痛,每當自己疼痛時,自己都努力強忍著,但自己還是妥協了,這一切,其實父母一直看在眼里,卻痛在心里,在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也是我無法忘記的一次,是在深夜,我疼的滿身是汗,腦子也一片空白,就在此時,父親立刻背起我去醫院,躺在父親的肩膀上,我開始陷入回憶,回憶小時候那短暫的相聚時刻。來到醫院,做了各項檢查,最后的檢查結果是闌尾炎,第二天,父親辦理了住院手續,也約了后一天的手術,在這期間,我們和之前一樣,都沉默不語,在術后恢復的日子里,父母也一直陪在身邊,看著他們所作的一切,我開始思考,自己錯了嗎?在此之后的夜里,我開始難以入睡,有時會莫名地難過,甚至流下眼淚。正如前人所言,時間可以沖淡一切,在叛逆的日子里,我早已浪費了自己最好的年華,但幸好,一切還來得及。
有人說;叛逆是成長的蛻變,的確,叛逆讓我懂得只有失去過,才明白什么叫珍惜。
其實,現如今,有許多父母因孩子的叛逆而苦惱,包括我自己甚至我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說實話,孩子的叛逆其實大多是因為內心比較孤獨,或者是渴望早點去探索社會,追根到底,是父母的陪伴少了,或是保護的太好,也是父母對孩子的自由空間的把握不到位,對于孩子叛逆的家庭,父母總在尋找問題,一直在想辦法修復自己與孩子的關系,在這里,其實我們應該從自身出發,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孩子渴望的是得到認可,得到一定的自由。那我們就給予孩子鼓勵,正確地去引導孩子,并且給他一定的自由,在這里需要提一點,有許多叛逆的孩子渴望到外面闖,那就讓他去,假期沒必要逼迫孩子去學習,當他在外面明白了社會的不易,自然就會明白學習的重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同時也歡迎留言評論!更多勵志故事和人生經歷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