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個青春期男孩和媽媽斗智斗勇的故事,希望對大家教育孩子有所啟發。
男孩小龍上高二走讀,和大多數孩子一樣回到家一有空就拿起手機玩起游戲舍不得放下。為此事爸爸經常氣的罵他不爭氣,甚至有幾次還動了手,媽媽是每天的嘮叨不斷,怎么玩了這么久了呢?怎么還不寫作業呢?可是,無論父母怎么著急,嘮叨訓斥,他依舊我行我素,關起門了有時候甚至能玩到半夜,早晨朦朦朧朧被喊起來上學,都不愿意去,昏昏沉沉的成績一落千丈,成了父母最頭疼的問題孩子。
媽媽實在是忍無可忍,就找到一位朋友跟她傾訴了這事,朋友給了她一些建議讓她試著去改變。后來一段時間,媽媽不再一直的催促他寫作業,逼他按時起床去上學,也不再為他玩手機的時間長而喋喋不休,只做好他的飲食起居照顧。日子似乎平安安靜了很多。
有一天晚上,小龍又在玩游戲快到十二點了,媽媽還是有點忍不住了,她走到小龍臥室,輕輕地說:“孩子,快十二點了,累了吧,早點休息,明天還得早起。”孩子看媽媽沒著急,就淡淡的說:“好的,知道了,媽媽。一會兒就睡。”媽媽無奈的回到臥室,睡了一覺,一看,兩點了。兒子屋還亮著燈,天啊,又忍不住走了過去,但還是輕輕的說了句,該休息了,孩子“哦”了一聲,關了燈。媽媽放心睡了,睡到四點,起來上廁所順便往孩子屋里一瞧,啊,竟然有亮光,他竟關著燈仍在玩。媽媽擔心死了,但還是忍住跟孩子說:“孩子,你這樣太累了,會把眼睛熬壞的,都幾個小時了,你也餓了吧?我給你弄點吃的,你吃點趕緊休息一會吧!”然后媽媽就給孩子做了點吃的,回來一看,孩子竟然去洗澡了,說是清凈一下腦子,休息一會兒準備上學。媽媽并沒有催促他必須準時上學,而是說了句,要是太累就休息半天吧。然后媽媽就悄悄地出去到樓下轉轉。
直到快七點時,媽媽接到孩子電話,問媽媽在哪里,媽媽說:“為了不打擾你睡會兒,媽媽在樓下轉轉。”孩子說:“媽媽,我自己吃完飯收拾好,準備上學去了。”后來一段時間,媽媽看到的是孩子玩游戲的時間少了些,上學也更主動,愛學習了,很是欣慰。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剛開始,媽媽經常的嘮叨訓斥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越不讓干啥就越干啥。后來媽媽知道了,自己焦慮沒有用,要接受孩子的現狀,并改變對他的態度,不要只是一味地強調多學習,他耳朵聽的也起繭了,而是換一種方式,讓孩子感覺到你關心的是他自己,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愛。青春期的孩子都懂事了,也都會有自己的時間管理了,所以管孩子不能一味地嘮叨,而要講究方式。讓他從心底去認同你是真正的為他好,讓他去有覺悟的改變自己,才有可能讓他變得更上進!
通過這個故事,你覺得對待青春期手機控的熊孩子們該用什么方法讓他們學業有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