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開朗活潑的,害羞內斂的,老實巴交的,樂于助人的,討好型的………或許是家庭因素的影響,或許是日常生活的原因,或許是有著各種不同經歷的結果,讓我們都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
今天與朋友討論孩子的一些事情,說到近期被老師反饋的一些問題,也說到了性格的問題,我說你家孩子將來可能是討好型性格,在家乖巧溫順,將來叛逆可能都是無聲無息,讓你無法察覺。
其實我自己以前就有點是討好型的性格,后來因為大學專業以及從事的工作接觸的男士比較多,反而為自己增添了些許的豁達與獨立。
從小到大,在家里我特別聽話,比較順從媽媽的話,不敢有什么反駁意見,甚至自己心里有什么想法,都不敢說,生怕媽媽生氣,因為媽媽生氣,全家氣氛就跟著不開心,那不是我喜歡的樣子。
第一個不算叛逆的叛逆:我上大學跑的很遠,遠離了父母,在擇校時,他們希望我離家近一些,我覺得當時可能有點反骨,就沒有考慮過省境內的學校,或許是遵循內心的自由,總想遠離家里。即使每次放假回家坐綠皮火車都需要一天一夜,中間轉汽車也至少兩趟,也甘之如飴!
第二個不算叛逆的叛逆:可能實屬我膽子過于大,從我帶先生第一次回我家,我就知道媽媽會不高興,因為兩家距離過于遙遠,而后又得知先生家境不是怎么好,一直內心反對,也不希望我遠嫁,而我偏偏在她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的領了結婚證。
雖然我現在過的很幸福,但是要問我后悔嗎?其實還是后悔的,不是因為另一半,而是距離讓人思念家時,有點讓人無所適從,尤其那時候沒有高鐵,坐不起飛機,懷孕生子兩三年都不曾回家的時候,遠嫁的心酸只有當時人最能體會。
自己做了母親,才能體會到,血脈親情才是最無私,夫妻,至親至疏,遇到對你好的才是叫遇對了,不好的最終是后悔都沒有地方去,只能獨自孤軍奮戰。
從我自己身上反思,我覺得討好型性格其實并不好,喜歡把自己的想法藏起來,想說又不敢說,還總把問題歸結于自己,但性格也能后期去塑造,從經歷的人,做過的事去學習總結,去修正不好的,刻意練習自己,我相信都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