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我們真的是不容易的一代人啊,好不容易人到中年,遇上了不聽話的00后,搞的是焦頭爛額,當然也有很多聽話的好孩子,可是咱偏偏遇到的是那個對著干的!
大家肯定想著青春期孩子不聽話叛逆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實不完全是這樣,有的可能孩子心里出現問題了,只不過你自己還不知道,我用我孩子的親身經歷聊聊孩子的心里和身體變化情況,供大家分享交流!
一: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是有前兆的,一定要注意!
記得初一上學期還一切如常,到下學期的時候,因為一件事情導致了心理問題的爆發,市青少年機器人選拔賽,我家孩子順利通過預賽,機器人老師以我家孩子編程欠缺為由想讓其他孩子代替參加決賽,雖然這件事情在我們的一再要求下,老師沒有替換掉,最后孩子也拿到了市一等獎,但是明顯感覺到他學習的態度和心里有變化,有一次他回來告訴我說,“學習好有什么用,以后還不是上班打工,下班回家”,當時我還不知道孩子說這話是什么意思,以為就是隨便說說的,現在回想起來,有點后悔當時沒及時多關心了解他一點。
二:孩子突然成績下降,抵觸學習和寫作業,是有一些原因的。
初二上學期,學校安排了心理老師對全校的師生進行心理調查,結果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孩子有心理問題,而且還有點嚴重,當老師找到我們了解情況的時候,我還覺得不可能,孩子好好的啊,老師讓我們多關注孩子的變化,也對孩子進行了了解,孩子慢慢的對學習厭倦,抵觸情緒也越發嚴重,我們在他的書房拐角發現了孩子寫的字條,大概的意思是“自己無用,沒天賦,沒人瞧得起,不想活下去,自己活著就是浪費”等等很多消極的話,自此我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作為父母的我們第一次遇到這個事情,不知所措,于是電話咨詢老師,朋友來尋求幫助。
首先是去醫院對孩子進行了身體方面的檢查,排除了身體原因,然后朋友介紹了心理老師,輔導了一段時間,效果是有一點,但是不是太有用,這個是個長期的問題,只能是輔助,家長其實說句心里話,多少都會有一些心里問題,只不過自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已,但是孩子不行,所以家長也需要學習心里課程,試著改變自己,多關心關愛孩子,哪怕他是個氣死人的廢物,不然孩子會變得嚴重起來。
三:第一次聽說“癔癥”,恰恰是自己的孩子。
有一次孩子參加學校的體育比賽,沒達到自己理想的成績,回來就心情不好,也不說話,問什么都說“沒事”,其實孩子說的沒事就是有事,他自己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流淚,大概十幾分鐘就出現了昏厥的癥狀,然后就是胡亂說話,但是過一會就好了,問他發生了什么事,他也不知道,完全沒有記憶,腦子就是一片空白,后來一個老醫生診斷是“癔癥”,是一種心里精神類疾病,一旦遇到什么問題,他就會胡思亂想,然后導致病發,發病的根本原因是孩子在求救,希望得到我們的重視,得到他所需要的關愛,所以父母不能一味的只關心孩子的成績而不重視他的想法,時間一長,他就會變得叛逆、心里問題積攢到爆發點的時候,那就出事了。
四:父母變成“忍者”,說話要注意分寸!
我們在孩子面前說話都很注意,首先,不能說刺激和貶低孩子的話,這樣就會加劇孩子對自己的認知,他就會臆想著自己就是一個無能的人而放棄學習的動力,要學會夸孩子,發掘他的閃光點,是孩子總會有優點,從他的優點處下手,讓孩子找到自信。其次,不能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忽視他的感受,不要把他的缺點和別的孩子的優點相比較,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夸其他孩子來貶低自己孩子,這樣會壓制住孩子,讓他感覺什么都不如人,自己是無能的廢物。再就是這段時間孩子脾氣比較差,你要多理解、多陪伴,多溝通,在他角度來想,其實孩子是很可憐的,我相信只要通過不斷的關心、理解和交流,孩子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