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注意這些情況
1.一歲的孩子不能被逗樂
就嬰幼兒而言,只要逗樂的方法正確,正常的嬰兒就會笑,有的會咯咯地笑,有的會含蓄地笑,雖然方式不同,但他們會笑。通常當嬰兒四個月大時,他就會笑。當然,有些嬰兒會在未滿月的時候傻笑。如果寶寶快一歲了,不管你有多努力逗他,他就是不笑,甚至沒有任何反應。他的表情平靜而冷漠,那我們就應該注意了。
首先,我們需要反思的是嬰兒是否受到了驚嚇,或者嬰兒是否從未與外界接觸過,是否長時間閉門不出。如果都不是,建議到醫院檢查寶寶的發育情況。
2.過長的睡眠時間
一般來說,新生兒的睡眠時間會更長,甚至超過20小時的連續打鼾和大睡,這是正常的。與寶寶之前的睡眠情況相比,如果寶寶在5個月后仍然睡這么長時間,我們應該注意。首先,我們需要檢查孩子是否生病了。如果沒有,我們建議盡快帶寶寶去做個全面的檢查。
3.不懂得抓取物體
通常,三四個月大的嬰兒會有主動抓東西的意識。它可能抓的不夠牢固,容易掉下來,但沒關系。等孩子長大一些就會越來越好。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日常的抓東西訓練來幫助嬰兒學會抓東西。
如果你的寶寶有十個月還不懂得抓住物體,甚至沒有主動抓的意識,我們應該注意。首先,我們應該反思我們是否沒有訓練或給嬰兒抓住物體的機會。例如,如果孩子想要什么東西,甚至想看一眼,你應該把東西給孩子。如果沒有這樣的情況,并且有意識讓寶寶主動去抓物品,而寶寶沒有抓或者不會抓,建議帶寶寶去檢查,檢查寶寶的大腦發育情況。
4.反應遲緩
這通常表明,當你和寶寶說話或叫寶寶的名字時,寶寶的反應總是很慢。如果只是偶爾發生一次,也沒關系。如果經常發生,你應該注意了。建議帶寶寶去檢查一下。
5.運動遲緩
3個月大的嬰兒會抬起他們的頭,4個月大的嬰兒應該學會翻身;7個月大的嬰兒可以保持獨立的坐姿;8個月大的嬰兒對爬行感興趣;一歲大的嬰兒基本上能走路。
這些發展可以反映在大多數嬰兒身上,但并不是一定的。如果你的寶寶晚幾周或早幾周學會,這是正常的。但如果寶寶發育明顯落后,5個月后不會抬頭,8個月后不會坐著,我們應該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可能是發育遲緩的原因。
6.語言發育不夠
一般來說,當嬰兒5、6個月大時,他的語言能力開始迅速發展。他可以用聲音來表達他的感情。當他高興或不高興時,他喜歡尖叫,以引起他母親的注意。八個月左右的寶寶開始學習,媽媽說他會跟著模仿。一歲到兩歲的嬰兒已經能叫爸爸媽媽了。
如果嬰兒2歲了,還不會說簡單的單詞;如果寶寶3、4歲還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應該帶寶寶及時檢查。同時在生活中要陪伴寶寶,多教他說話。
0-3歲是每一個孩子早期發育的重要階段,是人類大腦發育最快、可塑性最強的階段。因此,在早期成長過程中,一旦發現發育出現偏差,應及時進行早期干預。對于任何家庭來說,任何1%的機會都是100%的機會,所以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不要認為孩子太小或由于各種原因不重視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