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七八歲,正是兒童心理成長叛逆期的開始。想必很多父母在育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孩子不吃飯、愛頂嘴、講條件、不聽話、耍賴打人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不足為奇,據專業的心理專家研究表明,孩子的叛逆期通常分為三個階段:2~3歲寶寶叛逆期,6~8歲兒童叛逆期,10~18歲青春期叛逆期。
孩子的叛逆期通常會有哪些行為表現?
1.想要做的事情堅決要做到,否則就大哭大鬧;
2.父母要求的事情偏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就越要做;
3.不愿意接受成年人的吩咐,人際關系都受到了嚴重的挑戰;
4.會經常氣憤不已,大喊大叫,覺得不公平;
5.有很多叛逆的孩子出現沮喪、抑郁,破壞親子關系、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違法犯罪。
孩子產生自我意志之后,必然對“我”的能力產生好奇。所以會通過各種方式探索自己可以做什么,自己會對別人產生什么影響。由于破壞比建設相對容易,孩子缺乏能力,所以他們通常會通過破壞的行為來判斷自己的能力,而不會通過建設性的行為來判斷自己的能力。
孩子出現叛逆行為時家長如何應對?
方法一:了解孩子叛逆行為的原因與動機
孩子平日里與父母接觸的時間最長,當然和父母最為親近,要想了解孩子需求,父母只需在平時多注意觀察,多學習孩子教育的相關知識即可。
方法二:在原則問題上不能遷就
叛逆期的孩子一方面不斷挑戰規則,另一方面又不斷追求規則。假如規則混亂,孩子便缺乏安全感。父母在制定規則時要科學,規則一旦制定,就必須遵守。
方法三:以巧妙的方法進行引導
叛逆期的孩子問題較多,面對孩子的各種行為表現以及心理表現父母要見招拆招,多以巧妙的方法對孩子進行引導,切記不要采取打罵、指責等一些強硬的手段來教育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方法四:耐心對待孩子的負面情緒
叛逆期的孩子,在心理方面有著強大的變化,所以父母不要一味和孩子講道理。當孩子大哭時,父母可以抱著孩子或者到安靜的地方,靜靜地聽孩子哭一會兒,讓孩子平靜下來。然后搞清楚孩子為什么哭,是哪一種情緒,傷心還是憤怒,并對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等孩子情緒平靜了,想新的辦法轉移其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