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懲罰和羞辱為主要手段,對未成年人進行強制性改造的行為被稱為嚴厲教育,雖然目標指向是好的,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但畢竟是不尊重孩子、不體恤孩子身心發育特點,不符合人性,實際上并無教育要素,只是一種破壞行為。
總是打罵孩子究竟會造成怎樣嚴重的后果,我們以案例的形式說明:
第一,造成精神抑郁。
一個單身女士在五歲之前在父母的培養下各方面都很優秀,五歲以后也很優秀,但是因為五歲時,發生一件事情,造成了她一生的痛苦。
起因很簡單,五歲時,她因為一次尿床,讓身為小學教師的父母大驚失色,說五歲了還尿床,先是語言上訓斥,說你兩歲就不尿床了,怎么五歲了還尿床,越活越倒退了。
父母的話讓她非常羞愧,以至于晚上非常擔心,好久都不能入睡,也許是因為太緊張,她第二次尿床,這讓父母很震怒,把她狠狠揍了一頓,把床單和褥子拿到院子里去曬,讓住在平房大院的左鄰右舍都知道了。從此以后,她會隔三岔五地尿床,父母也是經常打罵,父母越是隔三岔五打罵來讓她克服這個毛病,她越是難以克服。以至于以后到醫院看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這件事基本上毀了她的一生,上大學避免住校,報考離家近的學校,以便能天天回家,大學也不敢談男朋友,自卑的心理讓她拒絕了所有向她求愛的男同學,工作以后,談了兩次戀愛,到時男方知道他有這個毛病后,選擇了分手。
后來因為周圍鄰居和同事都知道她的這個毛病,導致她辭職離開老家,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雖然有好轉,但是骨子里從小形成的自卑和抑郁無法消除,加上工作壓力大,一度很讓她崩潰,對于愛情和婚姻,完全失去了再去觸碰的熱情和信心,對于安眠藥和抗抑郁藥越來越依賴。她抑郁到什么程度,說現在她四十歲,即便活到六十歲自然去世,還要活將近20年,這個時間太長也太難熬了,她不知道如何撐過這20年。
第二,造成膽小怕事。
我研究過一個學生,高中了還吃手,指甲啃變了形,甚至手指頭都是傷痕累累,這小孩上下學都是一個人,情緒不好的時候還會頭撞墻,在學校班上基本上不說話,老師的正常提問,都會讓他驚恐萬狀形容不為過;同學之間的一聲問
話,也會讓他思考好久看是否會對他造成傷害。
后來了解到,這小孩父母雖然都是高學歷,但是在這小孩一歲半的時候因為吃手的事情,小孩的噩夢就開始了,開始是講道理,后來就是硬的,輕打不起作用,就狠狠打,極端的時候用針扎、抹辣椒水的做法都不起作用。
第三,造成心理變態。
還有一個學生老師根本不敢說,稍微一批評,那這個老師就會有麻煩,不是自行車胎沒有氣,就是電動車開不起來了(線被剪了),甚至你的包里會出現死老鼠之類的等等。
后來了解到,這小孩家長有一種思想就是他聽人說,小孩有毛病就一定要扼殺在搖籃里,于是他小孩從小就嚴厲管理,不好好吃飯,就把飯倒掉;不刷牙,就把牙刷一折兩半;不好好背時彈琴,就打手心等等。在小學時,小孩變得很乖,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很多怪事,比如說把家里的貓往死里打,貓越痛苦,他臉上越是滿足;還有把家里的奧特曼玩具的頭全部擰掉!等等。
還有很多案例,雖然都是個例,但是歸因都是因為嚴厲教育,經常打罵造成的。
那么怎么及時制止打罵孩子的行為呢?
這要從各個層面努力。
第一,從社會層面,各種媒體要給家長宣傳良好的家庭氛圍,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社區也可以舉辦各種講座,講科學的育兒方法,優秀的育人方案等。
第二,從學校的角度來講,加強家校合作,學校既可以教育家長如何提高素養,如何科學培養教育小孩健康成長,也可以邀請優秀的家長以身示范,講述自己的育人方案。
第三,從家庭的角度來講,可以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當小孩出現異常情況時,認真科學細致分析,看是否是有損健康的行為,科學準確評估,分析清楚理清好的教育方案,溫和的方案來教育子女,一定避免極端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