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實驗十年手機孩子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的一些研究機構和學者開始關注手機對孩子的影響。他們試圖通過實驗來了解手機對孩子心理和行為的影響。最近,一項長達十年的實驗終于得出結論,手機孩子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這個實驗是由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心理學家羅伯特·澤米吉斯和同事們發起的。他們在2000年至2010年期間,對美國一群11歲至15歲的青少年進行了調查。這些青少年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使用手機,另一組不使用手機。
實驗結果顯示,使用手機的這組青少年的行為和心理狀態普遍不如不使用手機的組。例如,他們更容易感到焦慮,孤獨,沮喪和抑郁。他們的表現也不如不使用手機的組,例如在學業上的表現更好,更善于社交,更有可能參加各種活動。
澤米吉斯和同事們認為,手機對孩子的影響是由于手機本身的特性決定的。手機是一個即時通訊工具,它可以隨時與孩子聯系,卻也容易讓孩子感到孤獨。此外,手機也容易導致孩子分心,影響他們的學習和注意力。
澤米吉斯和同事們呼吁家長應該謹慎對待孩子使用手機。他們建議家長在孩子的手機上設置限制,避免孩子過度使用手機。家長也應該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了解他們使用手機的目的和方式,以便更好地控制手機使用時間。
手機孩子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實驗結果顯示,手機確實對孩子的行為和心理狀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家長應該謹慎對待孩子使用手機,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以便更好地控制手機使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