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犯了錯老師能不能懲戒?又該如何懲戒?答案來了!
中國吉林網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發布了關于《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根據《征求意見稿》,教師可以對學生實施一般懲戒、較重懲戒、嚴重懲戒和強制措施。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懲戒均適用該規則。
《征求意見稿》發布之后,引起了社會廣泛熱議。網友們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11月26日,中國吉林網記者采訪了長春市多位學生家長、教師及專家型校長,他們對《征求意見稿》也發表了看法和建議。
網友:贊成將懲戒權歸還給老師 希望老師把握好懲戒尺度
@中小哇:我覺得孩子調皮,不好好上課,老師用戒尺打手心是完全合理的,只要打的不重,主要是讓孩子有敬畏之心。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也不可能一直苦口婆心地規勸,道理講的太多了,孩子就會聽不進去。
@春雨DU5021776267 :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回歸教育初衷,懲戒與賞識并存更重要,任何偏廢和極端都會貽誤教育的初心和效果。
@淡墨輕衫 :把懲戒權還給老師,可是,老師敢用嗎?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擺正心態吧,畢竟,不敢管的時間太久了……
@梁曉波:今天,我們應從兩方面看待戒尺:一是懲“戒”,二是“尺”度。合理懲戒利于孩子成長;但懲戒不是懲罰,必須把握尺度。守得住邊界,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這樣的懲戒理應贏得尊重。
家長:教育需要適當懲戒 家長學校建立溝通機制
趙女士的孩子屬于學校里比較“調皮”的類型。她認為,沒有懲戒,教學教導的秩序和權威可能被消解。所以,適當懲戒是有必要的。也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一種保障。
劉海標對于《征求意見稿》是贊成的,但是作為父親的他也有一些顧慮。他說,孩子年紀小,心理承受能力不如成年人,三觀也還不健全,對孩子進行懲戒,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同時,教師的懲戒行為尺度也難以得到監控。
“我覺得中小學也可以安裝攝像頭與家長手機相連,實時進行監控。這樣也有利于老師懲戒孩子的時候能夠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家長劉洋說,贊成教師適度懲戒,但不希望教師用言語來侮辱孩子,就錯論錯即可。
采訪過程中,多數家長贊成適度的教育懲戒,也希望在教育教學中老師和家長能夠多多溝通交流,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
適當懲戒 受益者是受教育者
作為一名教師,關于《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征求意見稿)》,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繁榮校區總值周姜麗麗老師講述了她的感受。
她說:“我的工作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這其中就有一些調皮的孩子經常要“光顧”我的辦公室。出臺這樣的教育懲戒規則,個人認為特別好,它賦予了教師一定的懲戒權,但這也是對教師及學校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考驗。這其中把握尺度是關鍵,因為無論使用何種懲戒措施,目的都是要讓學生感覺到做錯了事要有承擔后果的思想,形成孩子責任感的觀念。”
在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繁榮校區班主任邱德艷看來,適當懲戒的目的在于警示學生,讓學生知道哪些事情不可以去做,做了之后會受到懲罰,從而逐步樹立學生的規則意識,更好地規范學生的言行,最大的受益者是受教育者。
對于《征求意見稿》,家長會理解嗎,學生會理解嗎?
邱德艷老師則認為,“在這一點上,明智的家長、懂得教育的家長都會支持的,而且絕大多數家長應該會理解的。”
《征求意見稿》的實行有什么現實意義?
對此,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繁榮校區張燁老師說,這個規則的實行,令老師心里有底,也是依法、依規從教的一個體現,更是構建和諧社會中健全法制的一個重要環節。因為教育是需要和風細雨的,但和風細雨不能解決所有的教育問題,恰到好處的懲戒會彌補一些這樣的弊端。
而作為老師,也應該掌握好這個尺度,方法。最根本還是要從教育孩子的角度出發,小懲的目的是為了大戒。教師懲戒權不能沒有,但更不能亂用。
“我覺得這條規則最大的好處,便是確立了懲戒的邊界,在老師們的心中立起了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她說。
把“戒尺”還給老師很有必要
“獎與罰都是教育方式的應有之義。學生成長過程中,鼓勵表揚不能少,批評懲戒也不能缺。教師管不了就避而不管,受害的其實是學生,所以,把‘戒尺’還給老師還是很有必要的。”長春市第五十二中學校長綦放在接受中國吉林網采訪時表示。作為老師,是需要指出學生的錯誤,給他們正確的引導。但大多數學生處于青春期,有時候比較叛逆,對于一些太不聽話的學生,教師應當有適當懲戒的權利,但懲戒要有度,不能給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傷害,同時要了解學生的性格,對癥下藥,既要保護他們的顏面又要起到教育作用。
關于“懲戒”的尺度問題,綦放校長也從多個角度,闡述觀點。
“只要是教育者出于真心適當‘懲戒’,99%家長和學生都會理解的。”綦校長舉例,戒尺,舊時私塾先生對學生施行體罰所用的木板。戒尺是干什么用的?戒尺只是一個符號,是教師尊嚴的符號,是教育公正的符號,是學生要調皮的時候心中會想到的符號。
“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沒有懲戒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
綦放說,懲戒有度,成長有路。愿每一位老師,手持戒尺、眼中有光;愿每一個學生,心懷敬畏、不丟信仰。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