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散步,見一位熟悉的環衛工人正在汗流浹背的清掃馬路。
在與這位環衛工人簡單交流臺,有一個細節,引起我的注意,一直彎腰忙碌的他說:一大早,我已經撿了近80個煙頭、幾個飲料瓶……
生活中,一些煙民有一個陋習,抽完煙后,隨手把煙頭扔在地上。因而,無論是在公共場所,還是大街小巷的犄角旮旯,煙頭隨處可見。它一方面對環境造成了污染,增加了環衛工人工作量與難度,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嚴重的火災安全隱患。事實上,相當一部分隨手亂扔煙頭者,其在家里是很干凈的,并沒有滿地的煙灰和煙頭。顯然,他們也知道廢煙頭會污染環境、危害人的健康。然,他們在公共場所則無所顧忌了,覺著大街小巷反正有人會清掃,于是便走到哪兒,煙蒂就隨手扔到哪兒。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家里幾乎一塵不染,干凈清爽,為何要把不干凈的現象,施加于別人身上呢?環衛工人的勞動,難道就不應該被尊重嗎?別人的健康,難道就不需要引起重視嗎?
小小煙頭,關乎一個地區形象,公共場所是城鄉文明的窗口。人們在公共場所的言行舉止,是精神文明程度高低與否的直觀體現。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亂扔煙頭,自覺維護城鄉環境,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實踐。吸煙者有義務多為他人著想,為營造一個健康、文明和綠色的生活環境,自覺、自律不隨地亂扔煙頭。與此同時,對于不文明的吸煙行為,人們應該勇敢地站出來予以制止。因為,大家都喜歡美麗清潔的環境,誰都不愿意環境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