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也即清朝晚期,對應著1840年—1911年這一歷史時間段。彼時,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于變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強入侵的同時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洋務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對于這一時期的清朝朝廷,涌現出不少中興大臣,并形成了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說法。
曾國藩(1811—1872)湖南雙峰人。道光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兼札部侍郎、兩江總督、欽差大臣、協辦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剿滅太平天國、鎮壓捻軍。與李鴻章、左宗棠創辦上海江南制造局、福建馬尾船政局等軍事工業。
江南機器制造總局,同治四年(1865),李鴻章、曾國藩在上海共同創辦江南機器制造局, 簡稱\”上海機器局\”、\”江南制造總局\”、\”江南制造局\”,主要生產槍炮、彈藥等軍用品。
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陰人。道光舉人。曾任浙江巡撫、閩浙總督、陜甘總督、欽差大臣、軍機大臣、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率軍鎮壓太平天國、回民起義和捻軍,收復新疆。先后創辦福州船政局、蘭州機器織呢局等新式企業。
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馬尾船政局,又名“福州船政局”,使用機器造船。圖為2013年7月24日,福建福州,林則徐紀念館展出的馬尾船政學堂老照片。
李鴻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道光進士。曾任江蘇巡撫、兩江總督、欽差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武英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兩廣總督、議和全權大臣,鎮壓太平天國、捻軍。設立江南制造局、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天津電報局、津榆鐵路、上海機器織布局和上海廣方言館等洋務事業,建立北洋海軍。
北洋海軍主力戰艦致遠號的官兵合影,管帶鄧世昌(中)站立在眾官兵中間,身穿英國軍服的是洋員瑯威理(Lang William)。
張之洞(1837—1909) 河北南皮人。同治進士。曾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兼管學部事務。創辦廣東水陸師學堂、槍炮廠、礦務局、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設立織布、紡紗、繅絲、制麻四局,創辦自強學堂,并籌辦蘆漢鐵路。
光緒十五年(1889)張之洞由兩廣總督調任湖廣,次年原在廣州籌辦的槍炮廠移至漢陽,1894年建成湖北槍炮廠,又稱湖北兵工廠。1908年改稱漢陽兵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