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网av,国产经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21页在线看,国产免费区一区二区三视频免费

七年級《語文》下冊《孫權勸學》重要考點全面精講(七年級下冊語文孫權勸學知識點)

目錄:

1.電子課文

2.考點精講

3.重點解析

4.擴展閱讀

七年級《語文》下冊《孫權勸學》重要考點全面精講(七年級下冊語文孫權勸學知識點)

一、電子課文

4 孫權勸學①

資治通鑒

預 習

◎ 你知道“吳下阿蒙”和“刮目相待”的意思嗎?這兩個成語就出自下面的故事。參考注釋,大致讀懂課文,了解文章所講的故事。

◎ 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文中人物說話的語氣。

初,權謂呂蒙②曰:“卿③今當涂④掌事,不可不學!”蒙辭⑤以軍中多務⑥。權曰:“孤⑦豈欲卿治經⑧為博士⑨邪⑩!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

①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卷六十六(中華書局1956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吳國的創(chuàng)建者。《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五代共1362 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②〔呂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東南)人,東漢末孫權手下的將領。

③〔卿(qīng)〕古代君對臣的愛稱。朋友、夫婦間也以“卿”為愛稱。

④〔當涂〕當?shù)溃敊唷?/p>

⑤〔辭〕推托。

⑥〔務〕事務。

⑦〔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⑧〔治經〕研究儒家經典。經,指《易》《書》《詩》《禮》《春秋》等書。

⑨〔博士〕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⑩〔邪(yé)〕語氣詞,同“耶”。

?〔但〕只,只是。

?〔涉獵〕粗略地閱讀。

?〔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及〕到,等到。

?〔過〕經過。

?〔尋陽〕古縣名,治所在今湖北黃梅西南。

?〔今者〕如今,現(xiàn)在。

?〔才略〕才干和謀略。

?〔非復〕不再是。

?〔吳下〕泛指吳地。

?〔阿蒙〕呂蒙的小名。

?〔更〕另,另外。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大兄〕對朋友輩的敬稱。

?〔見事〕知曉事情。

思考探究

一 朗讀課文,理解大意。說說孫權為什么要勸呂蒙學習,又是怎樣說服呂蒙的。

二 課文是怎樣表現(xiàn)呂蒙學識進步的?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

三 誦讀下列句子,體會加點詞所表示的語氣。

1.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

2. 但當涉獵,見往事

3. 大兄何見事之晚

積累拓展

文言文中的稱謂語非常豐富,有自稱,有對他人的愛稱、敬稱等。說說下列句中加點的稱謂語分別屬于哪種情況。課外再搜集一些。

1. 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2. 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3.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五 參考下面的提示,把課文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翻譯提示:

留——國號、年號、地名、書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現(xiàn)代漢語雙音詞替換古代漢語單音詞;

調——調整語序,使其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補——補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刪——刪去無實在意義的詞,不譯。

二、課文精講

【原文】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當涂,不可不學!”

【譯文】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權掌管事務,不可以不學習!”

【考點】

〕表示時間的名詞,也叫時間詞,意思是“當初”,特指發(fā)生某件事的時候。古代史書中往往用為敘事中追溯已往之辭,比如《左傳·哀公六年》:“初,昭王有疾。”這個“初”譯為“起初”或“當初”。

〕動詞,告訴;謂……曰,對……說。[解析]注意下列句子中“謂”的用法。①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唐雎不辱使命》)【譯文】秦王派人對安陵君說。②謂其妻曰。(《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鄒忌)對他的妻子說。③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愛蓮說》)【譯文】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④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譯文】所說的那個人,在水岸的另一邊。⑤此之謂失其本心。(《魚我所欲也 》)【譯文】這就叫作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古代君對臣的愛稱。朋友、夫婦間也以“卿”為愛稱。[解析]這里是孫權稱呼呂蒙,屬于君稱呼臣。朋友、夫婦也以“卿”為愛稱,比如《孔雀東南飛》中的“我自不驅卿”,這里的“卿”是丈夫對妻子的愛稱。古代稱呼對方的代詞,一般性稱呼是“爾”“汝”,用于上對下、長輩對晚輩,或者親密朋友之間,否則會被看作不尊重。對人表示尊敬要用尊稱,比如“君、公、卿、子”等。

當涂掌事〕當權掌管事務。當:掌管,主持;涂:同“途”,道路。當涂,動賓結構,當?shù)溃敊啵茩唷?strong>掌事:動賓結構,掌管事務。

[解析]課本注為:〔當涂〕當?shù)溃敊唷Un本沒有對“涂”進行注釋,學生不知道“涂”是何意。這里的“涂”,同“途”,意思是“道路”,因此,“當涂”相當于“當?shù)馈薄!爱斖俊迸c其后的“掌事”,都是指“掌權”。注意“當”的另幾個常用義,一是“當著”“對著”,如《木蘭詩》中的句子:①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譯文】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傳出,木蘭對著房門織布。②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譯文】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③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譯文】對著窗子、照著鏡子整理漂亮的頭發(fā)、在面部貼上裝飾物;二是“應當”,如①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杞人憂天》)【譯文】那日月星辰應當會掉下來嗎?②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孫權勸學》)【譯文】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不可不學〕雙重否定句,意思是必須學。語氣肯定而強烈。

【原文】蒙辭以軍中多務。

【譯文】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

【考點】

辭以軍中多務〕這是文言特殊句式“倒裝句”。[解析]“以軍中多務”是狀語,被放到了動詞謂語“辭”的后面了,我們稱之為狀語后置句,也叫介賓短語后置(“以”是介詞,意思是用、拿;“軍中多務”是介詞“以”的賓語)。這是文言文中的一種特殊句式,叫做“倒裝句”。倒裝句包含了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此句屬于倒裝句中的狀語后置句。其常規(guī)語序應該是“蒙以軍中多務辭”,意思是“呂蒙用軍隊中繁多事務(為理由)來推脫”。正是因為文言文的表達與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明顯不同,現(xiàn)代漢語中是把狀語放到謂語的前面,而文言文中卻把狀語放在了謂語的后面,所以我們稱之為“文言文特殊句式”,簡稱“文言句式”。

〔務〕名詞,事務。再如《與朱元思書》中的“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句子的意思是:那些治理國家大事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這里的“經綸(lún)”本義是整理絲縷,引申為處理國家大事。今也用來比喻規(guī)劃、管理國家大事的才能,如滿腹經綸。綸:讀作lún,理絲。世務:當世的重要事務。

【原文】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譯文】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典的學官嗎?

【考點】

〔孤〕代詞,封建王侯的自稱,這里是孫權自稱,譯為“我”。[解析]“孤”原是小國之君和諸侯的自稱,意為孤獨孤單之人;也稱“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禮記·曲禮下》:“庶方小侯……自稱曰孤。”“諸侯……其與民言,自稱曰寡人。”“朕”原是普通百姓都可用的自稱詞,《爾雅·釋詁》:“朕,身也。”郭璞注:“上古貴賤皆自稱朕。”不管貧富,都可以用“朕”自稱。但自秦朝李斯等人建議“天子自稱曰朕”后,“朕”便成了皇帝專用的自稱。豈:副詞,表示反問語氣,譯為“難道”。

〔欲〕動詞,想要。[解析]文言實詞“欲”:1.欲望;愿望。上下同欲者勝。(《孫子兵法》)【譯文】上下愿望相同(同心同德)者能夠取得勝利。2.想要。①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譯文】想要說卻說不出,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譯文】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譯文】工匠想要把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讓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情,先要做好準備工作。3.將要。山雨欲來風滿樓。(《咸陽城東樓》)【譯文】山雨將要來臨,已經是滿樓風聲。

〔卿〕對人表示尊敬、親熱的稱呼,可用于君對臣、長輩對晚輩,比如課文中孫權稱呼呂蒙為“卿”;也可以用于朋友之間的稱呼,如課文中還有一處是魯肅稱呼呂蒙為“卿”,這是朋友之間的稱呼。此外,夫妻、情侶之間也可以稱呼“卿”,如《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稱呼妻子為“卿”:“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

〔治經〕動賓結構,意思是研究儒家經典。[擴展]經:特指儒家經典,“五經”都是儒家經典,指《詩》《書》《禮》《易》《春秋》。六經是指五經之外,再加上“樂”,即“樂經”。但“樂經”已經失傳,今已不存在了,所以現(xiàn)在只有“五經”。

《詩》是指《詩經》,《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又稱《詩三百》,先秦時期稱為《詩》。

《書》是指《尚書》。先秦時期稱為《書》,到漢代改稱《尚書》,意為上代之書。《尚書》一直被稱為我國最早的散文總集,用今天的標準來看,絕大部分屬于當時官府處理國家大事的公務文書。

《禮》是指《儀禮》,后指《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

《易》是指《周易》。

《春秋》是魯國史書,孔子加以修改,于記載文字中暗寓褒貶。為《春秋》作傳的有左丘明公羊高、榖梁赤三人。

〔博士〕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解析]作為官名,“博士”源于戰(zhàn)國。許慎《五經異義》:“戰(zhàn)國時,齊置博士之官。”《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及漢初,博士的職責主要是掌管圖書,通古今,以備顧問。漢武帝時,設置五經博士,從此以后,博士專掌經學傳授。現(xiàn)在是學位的一種。

〔邪〕讀yé,同“耶”,語氣助詞,與“豈”一起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

【原文】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譯文】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能比我更忙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

【考點】

〔但當〕只是應當。[注意]文言文中的“但”意思是“只、僅”,根據(jù)句子的具體情況,可以譯為“只是、只能”之類,而不能解作“但是”。請記住:文言文中表示轉折時,用的連詞往往是“而”“然”,譯為“但是”。請看《木蘭詩》中的“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意思是“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再如《賣油翁》:“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譯為:(賣油翁)見陳堯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對他微微點頭。

〔涉獵〕粗略閱讀,廣泛閱讀。[注意]今義有兩個:一是古今同義,都解作“粗略閱讀”,如廣泛涉獵;二是接觸、涉及,如涉獵某個領域。[擴展]“涉獵”是閱讀的一種重要方法,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泛讀”,就是廣泛閱讀,其基本要求就是“閱讀速度要快、閱讀量要大”。但一定要注意,“涉獵”絕對不是不求甚解、漫無目標的散漫閱讀,更不是隨心所欲。有一個說法雖然類似“戲說”,但卻是說到點子上了:“涉”就是蹚水去對岸,目的不在于“玩水”,而在于那個目標——去對岸;而“獵”就是打獵,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目標——捕獲獵物。所以,這兩個字組合起來“涉獵”,是指帶著清晰的目標,在海量資料中尋找答案的學習方法。比如,你為了弄清楚“涉獵”這個詞的由來、內涵而廣泛查閱資料,這就要采用“涉獵”的閱讀方法。

〔見往事耳〕了解歷史罷了。耳:語氣助詞,表示限止語氣,譯為“罷了”。[擴展]表示限止語氣的語氣詞還有爾、而已,都含有“僅此而已” “不過如此”“這樣罷了”的意思。

〔言多務〕說軍務多。言:動詞,說;務:事務,這里是指軍務。[擴展]文言實詞“言”可以做名詞,也可以做動詞,要根據(jù)句意來判斷。比如課文《送東陽馬生序》中的“不敢出一言以復”,意思是“不敢說一句話來回答”,這個“言”就是名詞,意思是“一句話”,再如“一言以蔽之”“三言兩語”“一言為定”“一言九鼎”的“言”都是指“一句話”。“言”也可以指“一個字”,如“五言詩”“七言詩”的“言”就是指一個字,所謂“五言”就是指“五個字”,“七言”就是指“七個字”;“五言詩”是指詩中的每一句都是五個字,“七言詩”是指詩中的每一句都是七個字。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中的“言”則是動詞,意思是“說”。

〔孰若孤〕誰如(趕得上)我(事務多、忙)。[解析]要聯(lián)系上句“卿言多務”理解,“孰若孤”顯然是說“孰若孤多務”,意思是誰能夠比得上我公務繁忙呢?因此,這句話譯為“誰能比我更忙呢?”這里的“如”是動詞,有“像、如、趕得上、比得上”的意思。

〔自以為〕自己認為。自:代詞,自己;以為:動詞,認為。[擴展]文言文中的“以為”有兩種解釋,一是“認為”,二是“用作、作為”。如《送東陽馬生序》中的“撰長書以為贄”,意思是“寫一封長信作為禮物”,這里的“以為”就是“作為”。現(xiàn)代漢語中保留了“認為”這個義項,比如表明自己的看法時,往往是先.

來一句“我以為”,還有一些成語中保留了“認為”這個意思,如“不以為然”,意思不認為是對的;“自以為是”,意思是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原文】蒙乃始就學。

【譯文】呂蒙于是開始學習。

【考點】

〔乃〕副詞,于是,就。

〔始〕動詞,開始。

〔就學〕動賓結構,意思是求學、從事學習、進行學習。就:動詞,從事。[擴展]動詞“就”常見義項有:一是解作“靠近、接近”《活板》有“持就火煬(yáng)之”的句子,意思是“拿它靠近火烘烤”(煬:烘烤);二是成功,達到,如功成名就;三是從事,如“就學”就是從事學習。

【原文】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譯文】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國家大事,十分吃驚地說:“你現(xiàn)在(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地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

【考點】

〔及〕動詞,到,等到。

〔過〕動詞,經過。

〔與〕介詞,和,同。

〔論議〕動詞,同義并列,意思是議論、談論,文中是指談論國家大事。

〔今者〕如今,現(xiàn)在。“者”是助詞,表示停頓。再如: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戰(zhàn)國策·趙策》)譯文:我現(xiàn)在很不想吃飯。

〔才略〕才干和謀略(指軍事或政治上的)。現(xiàn)代漢語中保留了這個用法,如“才略過人”。

[解析]“與蒙論議,大驚曰”的主語都是魯肅,翻譯的時候根據(jù)情況可以補出來,“與蒙論議”就要譯為“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國家大事”,而“大驚曰”就可以承前省略主語“魯肅”。省略成分的句子就叫做“省略句”。

非復〕不再是。非:不是;復:再。

吳下阿蒙〕本義是說吳地的那個叫做阿蒙的人,后人用“吳下阿蒙”比喻學識淺薄的人。吳下:泛指吳地,今江蘇省長江以南地區(qū);阿蒙:指呂蒙。阿:加在稱呼上的詞頭。如阿蒙(呂蒙)、阿瞞曹操)、阿斗劉禪shàn)之類。

【原文】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譯文】呂蒙說:“與人分別幾天,就得另用新的眼光看待他了,長兄你認清事物怎么這么晚呢?”

【考點】

〕古代泛指男子,這里是指所有人。有的解釋為“讀書人”。

〕另,另外。

刮目相待〕也作“刮目相看”,意思是用新的眼光看待人。刮目:擦拭眼睛。[解析]作為成語,“吳下阿蒙”與“刮目相待”都是最早出自西晉虞溥(238—300)的《江表傳》。《江表傳》雖然已經佚失,但其中的部分內容被裴松之陳壽的《三國志》所作的注中所引用。因此,確切地說,“吳下阿蒙”與“刮目相待”兩個成語出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而《資治通鑒》中的《孫權勸學》內容是直接抄自《江表傳》,特別是“吳下阿蒙”與“刮目相待”這兩個成語是原封不動抄過去的。《江表傳》【原文】“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大兄〕即長兄,這是朋友之間的敬稱。

〔見事〕知曉事情。

〔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原文】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魯肅就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后就分別了。

【考點】

〕副詞,表示與前面內容是承接關系,譯為“就”。

〕動詞,拜見。文言實詞“拜”主要義項有:古代表示恭敬的禮節(jié),下拜;叩拜。如:介胄之士不,請以軍禮見。(《周亞夫軍細柳》)譯文:穿著鎧甲的將士不能下拜,請讓我用軍中的禮節(jié)拜見。②拜見;謁見。如:上堂阿母。(《孔雀東南飛》)譯文:走上廳堂拜見婆母。③授給官職。如:相如功大,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譯文:因為藺相如功勞大,所以授給他上卿的官職。[解析]以:因為。“以”的用法很多,為什么認定這里的“以”是表示原因的呢?這主要是看前后兩句的關系,“功勞大”與“授給官職”顯然是前后因果關系,因為“功勞大”,所以才“授給官職”,因此,這個“以”就譯為“因為”。

〔結友而別〕和呂蒙結為朋友后分別了。結友:結為朋友。結:動詞,結交。[解析]而:連詞,連接“結友”與“別”兩個動作,因為這兩個動作有前后相承的關系,所以,這個“而”的作用就是表示承接關系。如果考試考到,那就這樣回答:而,連詞,表示承接關系。

三、重點解析

1.孫權為什么要勸呂蒙學習,又是怎樣說服呂蒙的:

孫權勸學的原因: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勸說呂蒙的方法:孫權先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涂掌事”而“不可不學”,再聲明要求呂蒙讀書的并非要他成為書生,而是了解歷史,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增加見識與才智;結合針對呂蒙“軍中多務”的借口進行現(xiàn)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法推辭,“乃始就學”。

2.課文是怎樣表現(xiàn)呂蒙學識進步的,呂蒙的變化有什么啟示:

課文主要是通過魯肅與呂蒙對話和“結友”,側面表現(xiàn)呂蒙學識進步的。魯肅與呂蒙論議,驚嘆呂蒙今昔的變化——“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tài)度,表明自己確實學識進步很快、很大。魯肅為之折服,與其“結友”。

啟示示例:①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②要善于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并去做。③只要發(fā)奮學習,就能學有所成。

3.下列句子中的語氣詞表示什么語氣: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邪:表反問語氣,同“耶”,相當于“嗎”)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耳:表示限止語氣,可譯為“罷了”)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呢”)

4.文言文中的稱謂語有自稱、愛稱、敬稱,下列稱謂是哪一種:

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卿是古代君對臣的愛稱)

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稱)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大兄是對朋友輩的敬稱)

四、擴展閱讀

《孫權勸學》選自北宋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其內容是根據(jù)《三國志》與《江表傳》中的內容改編的。根據(jù)學過的內容,通讀下列文字,注意理解重要詞語,同時注意《資治通鑒》舍棄了哪些材料,選取哪些材料,體會其良苦用心。(《資治通鑒》是寫給統(tǒng)治者看的,“勸學”意味濃重。)

1.《三國志·周瑜魯肅呂蒙傳》(選錄):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營寨旁】。肅意尚輕蒙,或【有人】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用老一套的眼光看待他】也,君宜顧【拜訪】之。”遂往詣蒙。酒酣【飲酒正高興的時候】,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采取什么策略?將,這里作動詞,采取】以備不虞【意外情況。虞,料想】?”肅造次【輕率】應曰:“臨時施宜。”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畫【謀劃】五策。肅于是越席就之,拊【fǔ,撫摸】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2.《江表傳》(選錄):

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并【一起】當涂掌事,宜學問【學習請教】以自開益【開悟獲益】。”蒙曰:“在軍中常苦【省略“于”,被】多務,恐不容復讀書。”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漢代設有鉆研儒家經典的博士】邪【同“耶”,嗎】?但當令涉獵【粗略閱讀,泛覽】,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tǒng)事【統(tǒng)領吳國的軍政事務】以來,省【xǐng明白,理解】三史【當時稱《史記》《漢書》《東觀漢記》(東漢國史)為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天資聰明】,學必得之,寧【nìng豈,難道】當【難道】不為乎?宜急【抓緊,趕快】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當【擔當,擔任】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勖【xù,勉勵】邪?”

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老書生不能超過他,意思是所讀的書就超過了老書生】。

后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fǔ,撫摸】蒙背曰:“吾【認為】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學問杰出,見識廣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一味稱道】穰侯【ránɡ hóu秦國魏冉為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為人耿直,心地光明】有雄氣,然性顧自負,好陵【欺凌】人。今與為對,當有單復【指出奇制勝之術】以鄉(xiāng)【同“向”】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

權常嘆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jié)【折節(jié):改變平日的志向和行為。這里的意思是改變以往不愛讀書的習性】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并作國士【國家杰出的人物】,不亦【美善、吉慶、美好,如休戚相關、休戚與共】乎!”

[譯文]起初,孫權對呂蒙和蔣欽說:“你們如今一起當權管事,應當學習和請教用以增長自己的知識。”呂蒙說:在軍隊里經常事務繁多,恐怕沒時間讀書。

孫權說:“我難道讓你們去讀經書而成為博士嗎?只是讓你們一般瀏覽過去的事情而已。你說事務繁多,難道能比得上我么?我小時讀《詩》《書》《禮》《左傳》《國語》,惟獨不讀《易》經,到了總管軍國大事,又閱讀了三部史書,諸家兵書,自己覺得非常受益。像你們二人,天資聰明,學習必有所得,怎能不讀書呢?應當趕快去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和三部史書。孔子說:“整天不食,徹夜不睡,只是思索,毫無益處,不如去學習。”漢光武帝劉秀在指揮軍隊時,仍然手不釋卷,曹操年老仍然好學,你為什么偏不勉勵自己去努力學習呢?”

于是呂蒙開始學習,堅持不懈,所閱讀的書連年老飽學的人也不能勝過他。

后來魯肅代替周瑜主管軍務,訪問呂蒙談論事情時,經常被他的言論所折服。魯肅拍著呂蒙的背說:“我認為老弟僅有打仗的謀略,但到今天的這種情況,你的學問識見都很廣博,已不是當初渡江而來時的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說:“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看。老兄今天的談論,簡直可以稱為知人善任的穰侯啊!老兄如今代替周瑜主持軍務,作為周瑜的繼任者既已不容易,而且又和關羽的駐地相鄰。關羽這個人年紀雖大卻仍好學,《左傳》大致都能背熟,剛直明理,有英雄氣概,但很自以為了不起,喜歡侵侮別人。”[呂蒙]暗地里向魯肅獻了三條計策,魯肅恭恭敬敬地接受了這三條計策,嚴守秘密而不說出去。

孫權經常感嘆地說:“人年長還能學習獲益,像呂蒙、蔣欽,是很難相比的。富貴和有功的人,還能放下架子去學習,喜愛書卷,輕財物而重禮義,所做的事情可令人仿效,一起當上國家有用的大臣,這不是很好的事么!”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89291810@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5日 下午3:55
下一篇 2024年4月25日 下午4:01

相關推薦

  • 鄭州叛逆青少年教育學校(青少年 教育 學校)

    青少年教育學校: 培養(yǎng)未來領袖的搖籃 青少年教育學校是培養(yǎng)未來領袖的搖籃,致力于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在學校,學生將接受全面的教育,包括文化、科學、技…

    教育百科 2024年9月3日
  • 廣州市技師學院

    廣州市技師學院,簡稱技師學院,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是一所以培養(yǎng)高級技能人才為主的綜合性技師學院。學校成立于1988年,是廣州市唯一的一所技師學院,也是全國首批技師學院之一。 學校擁有…

    教育百科 2025年1月6日
  • 高中休學能不降級嗎

    高中休學能不降級嗎? 高中生正在為高考而奮斗,但是如果遇到身體或家庭原因,可能會導致學生需要休學。休學期間,學生可能會失去一些時間和機會,但是并不一定會導致降級。那么,高中休學能不…

    教育百科 2025年3月22日
  • 寶寶能玩的手機游戲小朋友玩的手機游戲

    寶寶能玩的手機游戲小朋友玩的手機游戲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手機游戲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流行的娛樂方式。對于寶寶來說,他們可能更喜歡一些適合他們年齡的手機游戲,而對于那些喜歡玩耍的小朋…

    教育百科 2024年8月21日
  • 孩子能玩手機嗎孩子網癮

    孩子能玩手機嗎?孩子網癮怎么辦?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和互聯(lián)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手機作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工具。然而,使用手機時間過長也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xiàn)各種問題,例如網癮。…

    教育百科 2024年9月30日
  • 理想的風箏課文原文

    理想的風箏 理想的風箏,應該是一只能夠飛翔的鳥兒,自由而快樂。它應該有一對輕盈的翅膀,能夠在空中翩翩起舞。它還應該有一個漂亮的尾巴,能夠隨著風兒飄動。 理想風箏的基本面應該很好,應…

    教育百科 2025年2月3日
  • 2025年河南省高考狀元是誰啊

    2025年河南省高考狀元是張昊,他來自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張昊在高考中取得了652分的優(yōu)異成績,他的成績超過了河南省的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 張昊在高考中表現(xiàn)出色,他在語文、數(shù)學、英語和…

    教育百科 2024年11月27日
  • 長江注入的是什么海洋

    長江是中國最大的河流,它源于中國中部的山脈,穿過了六個省區(qū),最終注入東海。長江的注入地是一個美麗的島嶼,名叫釣魚島,它是日本的一個領土。 釣魚島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它位于中國大陸和臺…

    教育百科 2024年4月4日
  • 上學和不上學的樣子

    上學和不上學的樣子 上學,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會接受知識的培訓和技能的培養(yǎng),為未來做好準備。然而,上學也是我們與同齡人競爭、社交和建立人際關系的時期。 對于…

    教育百科 2025年4月2日
  • 孩子厭學教育學校(咸寧孩子厭學學校)

    咸寧孩子厭學學校 近年來,咸寧市如果孩子厭學問題日益嚴重,這給家長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孩子厭學怎么辦?是家長和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 咸寧孩子的厭學問題主要源于學校和家庭兩個方面…

    教育百科 2024年3月22日

發(fā)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阴县| 洛南县| 盐山县| 民勤县| 怀集县| 富蕴县| 内丘县| 广东省| 永嘉县| 民乐县| 武平县| 巴彦淖尔市| 绍兴市| 黄平县| 三明市| 娄底市| 延长县| 九龙城区| 东宁县| 当阳市| 永靖县| 隆化县| 阜平县| 城市| 贵阳市| 屏南县| 瑞丽市| 瑞安市| 穆棱市| 鹿邑县| 济阳县| 德江县| 周宁县| 平阳县| 五指山市| 威远县| 额敏县| 定西市| 洛川县| 丹棱县| 盘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