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圖文選自公眾號《歸真醫學》。
文章為歸真老師原創,此文內容嚴謹,意在正本清源,如靜心閱讀,必有收獲。
今天我再來跟大家講一下動物的分類。
因為昨天講課中我們說了五蟲,所以有人提到了這個問題。
比如像蚊蟲、螞蟻、蝴蝶、螞蚱等等,這些應該屬于什么蟲?
還有一些小的爬蟲,蜘蛛、蜈蚣等等,該怎么分類?
昨天我們講的五蟲主要是以皮毛來分的,也就是看它身上披的是什么。
我們經常把動物與人相區別,說動物是披毛帶甲的。
比如我們射覆時猜物,經常會說,這個東西應該是個披毛帶甲的,意思就是說應該是個活物,不是靜物。
之前還有一個人,他家的羊生了小羊,他把這個小羊的生辰八字記下來,拿去給他們那邊一個很有名的算命先生去算,告訴他說這是人的八字,那個算命先生算了半天,跟他說,你這個八字應該不是人的,是個披毛帶甲的。
這是大家常說的一些俗語,意思就是說動物與人不同。
但這主要是從外形上來分,并沒有從物性上去分。
比如說同樣是身上有毛的,老虎身上有毛,老鼠身上也有毛,或者有些小蟲,比如毛毛蟲,其身上也有毛,但它們的物性之間就要差很多。
古人很幽默,他們把老虎叫做大蟲,我記得好像是水滸傳里,武松還是李逵還是誰,看到了老虎,說哪來的這么大一只毛毛蟲。這樣說是為了表達對老虎的蔑視。
我們言歸正傳。
對動物的分類呢,有幾種不同的分法,但主要還是通過五行去分。
我們之前講過,五行是我們格物的一種方法。
五行跟陰陽一樣,分之可分,分完之后是還可以細分的,比如說像內經中就有五五二十五人。
基本上世間的萬物都可以按照五行的標準去分類。
比如張至順道長曾經區分五谷,以長在土中的為土谷,如紅薯、土豆、花生之類,以種子在頂上的為火谷,如小米、水稻、高粱等之類,因火性炎上,以長于水中者為水谷,如菱角、芡實、蓮藕之類,以樹果類為木谷,如蘋果、梨、桃等,以藤蔓瓜果類為金谷,如西瓜、南瓜、絲瓜等。
這是對植物瓜果等的一種分類,主要是我們吃的一些東西。
那我們如果從吃的這個角度來講,也就是從用藥的這個角度來講呢,對動物也有不同的五行分類。
這個也就是主要從其物性上去分析。
我們中藥用藥,主要用的也就是物性。
從物性上來分,凡是我們現在所稱的昆蟲這一類的,也就是像蚊子、蝴蝶、蜈蚣等這些,統稱為毛蟲,其為風之所化,其屬木。
所謂的昆蟲,昆的意思就是多的意思,因為小蟲往往一生就很多。
昆,當蟲講的時候,原來的字是寫做?,也就是兩個蟲的意思。
一個蟲呢,是寫做蟲,兩個蟲呢,就是?,三個蟲呢,就是蟲,意思就是蟲的總稱。
昆蟲呢,其為風之所化,往往我們不知道它們從哪里就生出來了,比如家里的蚊蟲,還有一些蛀蟲,在書里、衣服里,突然就生出來了。
毛蟲為風之所化,其可以祛風,也就是可以通經活絡,比如說像蜈蚣,便經常用于祛風。
那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毛蟲呢,就是像蛇、鱔之類,其曲直蜿蜒而屬木,也歸于毛蟲,包括龍也是。
蛇呢也是善于搜風,所以很多風濕藥或者膏藥里用的很多。
鱔呢,也是一樣,只不過它是長在水里的。
鱔也是可以祛風通絡,所以鱔魚血可以用來治療面癱。
這一類,其性屬木的,便歸之為毛蟲。
那飛禽類,也就是鳥類呢,則歸之為羽蟲,其性屬火。
羽蟲屬火,其藥性呢,是可以通陽。
那比如說像蝴蝶,或者飛蛾,其是屬于毛蟲還是羽蟲呢?
它們大類是屬于毛蟲,但是呢,因其善飛,所以其便為毛中之羽蟲,也就是在毛蟲中再分五行。
比如說像剛才講的黃鱔,其屬于毛蟲,但它又在水中,其便為毛中之鱗蟲。
那走獸類呢,也就是大多數的哺乳動物呢,其屬于倮蟲,其屬土,其藥性呢是可以溫補。
比如像老虎、獅子、牛、馬、羊,這些都算。
我們吃這些肉呢,主要是補身體的。
接下來呢,就是介蟲,主要是一些爬行類的,比如像穿山甲、鱷魚等,其屬金,其藥性呢,是可以軟堅。
蝦蟹之類,生活在水里的也算。
像牡蠣也同樣可以軟堅。
那還有一類呢,就是鱗蟲了,主要是魚類等一些水族了,其屬水,其藥性呢,是可以利水。
所以吃魚可以利水。
天上飛的呢,其屬火,可以通陽,水里游的呢,其屬水,可以利水,地上的走獸呢,其性平補,爬行帶甲的,用于軟堅,昆蟲之類呢,用于祛風,這就是藥性方面動物的分類。
世間萬物呢,其之所以能夠生成,都有一定的條件,也都要與其環境相適應,也就是其都有自己的一個宇宙。
宇宙間是有一個篩選法則的,不合者則去之。
比如說魚,其生活在水中,其就要與水相適應。它要在水中生存,其本身就必然要有排水之性,要不然它自己不就被水溶解了嗎?但是呢,魚生活在水中,又與水相近,其本身也是水性,所以魚吃多了呢,又會生痰。
這與我們之前講的持勢的道理是一樣的,它要維持自己的勢。
大米生長在水里,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大米呢,可以補水,同樣也可以利水。
小麥呢,就不同,它長在旱地,并且生長周期很長,自秋經冬至夏而熟,所以其火性強。
所以南方人吃米呢,其皮膚就比較水潤,而北方人吃面呢,其便比較有力氣。
我們之前還講過,萬物與天地之相應呢,有相從,有相逆,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們說在高原極寒之地會有大熱之藥,如雪蓮等,那極寒之地是不是也會有極寒之藥呢?當然也會有的。
極寒之藥與天地此為相從,因其本身極寒,故不畏寒,與天地一體,極熱之藥呢,因其性極熱,故亦不畏寒,此為相逆。
萬物生成必有一定之理,此為宇宙篩選的結果。
比如我們常說的以形補形,也是這個道理,也是宇宙篩選的結果。
為什么可以以形補形呢?比如我們吃骨以補骨,這個骨是雞或者牛羊的骨,牛羊本來是吃草的,吃了草以后,這部分營養既然能長到牛羊骨上,那就是與骨之性相近,我們再去吃牛羊骨,相當于是牛羊已經幫我們篩選過一遍了。
其它的地方也是一樣的,一種物質其能夠上于頭,其必然是親上的,都是經過自然,經過動物身體篩選過的結果。
這便是以形補形的道理。
我們之前講的植物,其根與枝性之不同,也是一樣的道理,這是植物自身篩選的結果。
宇宙就是這樣層層一點一點地篩選,最終萬物形成了不同的形態,有植物,有動物,有飛禽,有走獸,最終變成了我們所在的這樣一個花花世界。
好了,今天我們就講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