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話中的生僻字、音44“挆”
挆
字音:普通話讀現代漢語拼音的“duo”第三、四聲;客家話讀音用現代漢語拼音不能拼讀,讀英語音標的“d?”第二、三聲。普通話中現代漢語拼音韻母為“uo”的字在客家話讀音中有一大部分字的這個韻母讀英語音標的短單元音“?”。
字義:普通話讀“duo”第四聲時“挆”通“剁”、與客家話讀d?第一聲時字義相近,但客家話中兩字不通用,“剁”為“用刀連續反復多次用力砍”,“挆”為“用刀一次性用力砍”、與“裁(chuai)”經常通用。
普通話讀“duo”第三聲時字義為動詞的“度量”,客家話讀“d?”第三聲,與普通話的“扔”近義。
用法:
讀“d?”第二聲時
豬腳骨愛用大刀嫲去挆,正挆得斷(豬腳骨要用大刀去砍,才能砍斷);
索子忒(tie)長,挆短點子(繩子太長,裁短點)。
讀“d?”第三聲時
挆遠點子!(扔遠一點!);
佢挆鉛球,挆得十分遠到(他推鉛球,能夠推得非常遠);
佢拿了一細塊瓦片,在水面項盡勢一挆,挆出五六只水漂子(他拿了小塊瓦片,往水面上盡力一扔,扔出五六個水漂子);
爾緊讀緊挆,讀啊了個,又挆啊壁背,哪之讀得到書?。氵呑x邊扔,剛讀完的,又扔到腦后了,怎么能夠讀好書!);
佢開了間店,又冇生意做,挆了好多錢(他開了間店,又沒有生意做,扔掉了好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