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閑客學成語
——自言自語、自問自答
自言自語 自問自答
學成語 計劃
主題:
耄耋閑客學成語
目的:
傳承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內容:
27個字及相關的成語、俗語、名言警句。
園地:
在《今日頭條》發布系列文章。
時間步驟:
準備、試驗。11周。其中概述4周,探討何謂成語、學什么?為什么學?怎樣學。用7周,學7個字。
運作。20周。學20個字。
總結。2周。
自嘲 自題
我作打油詩、五絕各一首,概括回答,學成語的目的,要求、內容、方法。
打油詩 自嘲
耄耋客,種南瓜。
不自量、自賣自夸。
學成語,為了啥?
為名為利為大家。
五絕 自題
深思玄妙語,
成就有心人。
能處無常事,
用功利入神。
什么是“成語”。
講一笑話
有人把“胸有成竹”譯成“肚子里有大竹子”,把“胸無城府”譯成“肚子里沒有大房子”。
錯在哪里?
何謂成語?
應把握以下知識點:
成語的概念、特點、功能作用。與俗語、術語、名言警句、短語(固定詞組)的異同。
請查字典、或在網上“搜一搜”。
提供一個“鏈接”。
輯錄AI提供的知識點。
成語特點:
1. 結構固定,不能隨意改變其結構。
2. 意義完整,不是單個詞的簡單疊加。
3. 來源廣泛。來源于古代經典、歷史故事、民間傳說、詩詞曲賦等多種渠道。
4. 文化內涵豐富。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
成語功能作用:
1. 言簡意賅。提高語言的效率。
2. 增強表現力。成語具有形象、生動、精煉、寓意深刻的特點,能夠增強語言的表現力。
3. 傳承文化。學習和運用成語,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
4. 豐富語言表達。使用成語可以豐富語言表達,使語言更加豐富多彩。
成語、名言警句、俗語有何不同?
在來源、形式和功能上存在一些區別。
1. 成語:具有固定的意義和用法。形象生動、言簡意賅。
2. 名言警句:可獨立于具體的語境和情境,具有普適性,注重表達深刻的思想和觀點。
3. 俗語:是口頭流傳的民間諺語或俚語。具有通俗易懂的特點。
思考題:
①成語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②下列那些是成語?那些是俗語、名言警句。
三思而行,學而思,多想出智慧,知識淵博,胸無城府,功遂身退,知足常樂,明心見性,誠意正心,熟能生巧,自賣自夸,直播帶貨。
“學成語”,學什么?
學知識、學語言、學哲理、學思維。
小貼士
漢語的成語有多少個
新華字典現已經收錄20959個漢字、52萬個詞語。中華在線詞典目前共收錄了漢字15702個,詞語36萬個(常用詞語28770),成語31922個,近義詞4322個,反義詞7691個,歇后語14000個,謎語28071個,名言警句19424個。
具體內容:
27個字,近百個成語。
按下列順序學
自學三問度余生。
深思玄妙語,成就有心人。
能處無常事,用功利入神。
每個字,選3-5個相關成語,學一周,發布一篇文章。
為什么要學?怎樣學?
下兩節課,再探討。
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