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入學192人,2023年交附嘉分部分統計:清華北大1人,復旦大學18人,上海交通大學67人,同濟大學10人,華東師范大學9人,上海財經大學3人,華東理工大學10人,上海大學5人,華東政法大學9人,上海外國語大學5人,浙江大學1人,南京大學2人,溫州醫科大學2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1人,哈爾濱工業大學1人,華中科技大學2人,四川大學1人,天津大學1人,南開大學1人,武漢大學2人,中國農業大學2人,北京航天航空大學1人,北京理工大學1人,上海師范大學4人,上海理工大學2人,上海海事大學1人,上海健康醫學院1人,上海電力大學1人,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2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4人
這成績也挺逆天的吧?非985、211的只有上海師范大學4人,溫州醫科大學2人,華東政法大學9人(211級),上海對外經貿大學4人,上海電力大學1人,立信會計2人,健康醫學院1人,上海海事大學1人,上海理工大學2人…
交附嘉分連續三年蟬聯全市第六,但隨著中考新政的深入,25屆將是一個巨大挑戰。新政實施以來,交附嘉分將會越來越“嘉定”化,這也讓嘉分的生源質量直線下降,不過隨著嘉定教育的迅速崛起,嘉分不會沉默太久,唯一遺憾的是:不能再拿交附本部的教研成果,直接套用,需要多研究一下,如何轉化成果。PS:據分校學生反映,其實交附對嘉分、閔分還是很警惕,不少成果是不分享的,特別是頂級名師研究的東西,甚至本部頂級名師命題的月考試卷,都不允許分校一起考[捂臉]
非常期待擴招后的嘉分,新政的實施對嘉定考生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情,讓“原本和嘉定沒有多大關系的高中,變成限時一所實實在在的嘉定高中”。交附嘉分是一所完全由嘉定出資的高中,養了這么多年,終于獲得了回報。2023年擴大招生為420人,預計24屆穩,25屆、26屆狂跌,27屆開始回升,慢慢穩定到前十,很期待25屆、26屆會降到什么程度,畢竟有個好爹,上海TOP2高校必然還是名列前茅的
2023年上海市嘉定一中高考戰績部分統計(當年入學400人):復旦大學2人,上海交通大學5人,同濟大學7人,華東師范大學12人,上海財經大學3人,上海外國語大學1人,華東理工大學8人,上海大學29人,華東政法大學17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17人,上海理工大學23人,上海師范大學44人,上海海洋大學17人,上海海事大學11人,上海電力大學8人,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14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16人,上海健康醫學院18人,上海應用技術大學4人,上海電機學院1人,南京大學1人,四川大學1人,山東大學1人,哈爾濱工業大學2人,天津大學2人,南開大學1人,東南大學2人,武漢大學1人,大連海事大學2人,中國醫科大學1人,中國海洋大學1人,南昌大學1人,重慶大學1人,西南財經大學1人,武漢理工大學1人,蘇州大學1人,人民公安大學1人,溫州醫科大學3人
2023年嘉定一中綜評超爛的一屆,只有9人上榜(22年綜評有19人),但過綜評線的人數還是不錯的,達到了72.6%,整體四分位與2022年變化不大,中位數仍為上海師范大學,75分位上海公安大學
985級別學校看,需要全校前50名才行,前10%–15%;211級別高校,需要全校前120名才行,前25%-30%才有機會…22年四分衛與23年類似,所以排名穩定。
嘉一現任校長李元,畢業一直在育才中學工作,一步步升為副校長,2021年從靜安教育轉投嘉定教育,出任上外嘉高校長,半年后改名上師嘉高,上師嘉高在他的帶領下,實現了巨大升級,23年終于進入全市前一百,上一次已經是很多年前了,當時還沒這么高中…23年嘉一校長管文潔出任嘉定區教育局局長,把李元提拔為嘉一校長,李校長運氣還不錯,嘉一24屆穩一穩,25屆擁有不錯的生源,同時嘉分生源下降的一屆,如果能一炮而紅,也能從嘉分手里多搶走一些優秀生源。
對于一些外區孩子,實力不是很強,本區很難進到有競爭力的市重點,是個不錯的選擇,嘉一盡管不是很強,但也不算太弱,不弱于各區二流市重點(除個別區外),基本是能保證一本的,努力一下,好學校也還是有機會的…
2023年上海市嘉定二中高考戰績:上海交通大學1人,華東師范大學2人,上海財經大學2人,華東理工大學6人,上海大學7人,華東政法大學6人,海軍軍醫大學1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22人,上海師范大學20人,上海理工大學8人,上海海事大學14人,上海海洋16人,上海健康醫學院22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5人,上海應技大14人,上海電力大學18人,立信會計金融學院34人
23年嘉二上師大及以上70人左右,綜評上線率200人,可見分數集中度,普遍在一本線上下。
嘉定二中2023年高考與2022年基本持平,頭部上升了,中部變化不大,但尾部更差了,所以整體持平。嘉二22年首屆自招生畢業,表現很不錯,排名進步很大,23年表現也不錯,綜評上線率達到了40%。市特色高中有一定的自招名額,但很尷尬,每年能招到的優秀生源很有限,以往有部分不錯的生源會因為嘉二離家很近,比較方便,有特色班承諾等而選擇嘉二,如今嘉一實驗的橫空出世,讓嘉二很少尷尬。
嘉二唯一的出路,學習優秀市特色高中,建立九年一貫制完中,從初中開始抓,學習西南位育的模式,把特色班做大做強,嘉二目前的校長宋保平確實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未來的路還很長,加上嘉定區教育的崛起,嘉二未來不會沉默太久的。
嘉二的一直以來的學習模式都比較輕松,學校理科對于難題也基本不練不講,專注于基礎題與中檔題,作業也比較少,對于比較害怕難題及作業的孩子值得考慮一下,比較一本線上下的學校還是比較容易進的,愿意出上海就可以有大把的一本可以選。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嘉定高級中學:上海交通大學1人,上海大學3人,華東政法大學1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5人,上海師范大學21人,上海理工大學7人,上海海事大學14人,上海海洋大學13人,上海健康醫學院14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2人,上海應用技術大學19人,上海電力大學12人,立信會計金融學院31人
G大統計說2023年上師嘉高是首次進入Top100,恰好位于100位,我記得之前出現過,16還是17來著,記不清了。之前一直沒有太關注過上師嘉高升學率,盡管一直很熟悉,但頭部及公辦本科率一直不太理想,之前叫上外嘉高,經常一屆都出不來一個上外的。看樣子這兩年在李元校長的帶領下,取得了長足進步,75%分位居然都能守住本地的公辦本科,是很值得驕傲的。上師嘉高連續四年都在進步,四年進步了將近30位,而且每年還有一些新建的高中加入,這是十分了不起的,新任校長郭長江,是上師大基礎教育處副處長,相信有上師大(師承班)的加持下,上師嘉高會越來越好。23年上師嘉高考入上師大21人,在這個級別的高中中,是遙遙領先的,能超過這個人數的高中排名都遠遠超過上師嘉高了…
另附一下安亭中學2023年高考戰績:
安亭中學:上大3人,華政1人,上外貿2人,上師大9人,上理工2人,上海海事3人,上海海洋5人,上海健康醫學院12人,上海電力3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4人,上海應技大19人,立信12人
安亭中學的落魄始于搬遷,本來位于安亭鎮中心地帶,很多安亭的生源是不愿意來上外嘉高(現上師嘉高),實力跟上外嘉高也有一拼,每年模擬考打得有來有回。搬遷后,安亭鎮周邊生源越來越差,其它地區的學生一看,那好像和嘉定鎮上的中光也沒多大區別(每年普高中光能搶走區重點安中70人,占1/4),里面的學生經常吐槽,左邊垃圾場,右邊停尸間(東方肝膽醫院,23年改為軍醫大第三),前方兩公里是墓園,一條龍服務…
但隨著南翔中學認爹改名為上大嘉定,并且成功升為區重點后,一下超越了中光高級中學,讓安亭中學反而收益了,生源逐漸回升了一些,安亭中學也是極少數能夠連續上升四年的高中。
從嘉定區高中表現看,嘉定區高中崛起勢在必行,中小學引入了一大堆九年一貫制教育集團,如華師大、上師大、上實、上大、同濟、中科院、交大等,未來嘉定的教育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