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御寇”本是一人名,這里用作篇名。全篇由許多小故事夾著議論組合而成。內容很雜,其間也無內在聯系,不過從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闡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應炫耀于外,不應求仕求祿,不應追求智巧,不應貪功圖報。
全文大體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伯昏瞀人與列御寇的對話,告戒人們不要顯跡于外。人們之所以不能忘我,是因為他們始終不能忘外,“無能者無所求”,無所求的人才能虛己而遨游。
第二部分通過對貪天之功以為己有的人的批評,對照朱泙漫學習屠龍技成而無所用,教導人們要順應天成,不要追求人為,要像水流一樣“無形”,而且讓精神歸于“無始”。
第三部分嘲諷了勢利的曹商,批評了矯飾學偽的孔子,指出給人們精神世界帶來懲罰的,還是他自身的煩亂不安和行動過失,而能夠擺脫精神桎梏的只有真人,即形同槁木、超脫于世俗之外的人。
第四部分先借孔子之口大談人心叵測,擇人困難,再用正考父做官為例,引出處世原則的討論,這就是態度謙下,不自以為是,不自恃傲人,而事事通達隨順自然。
余下為第五部分,進一步闡述處世之道。連續寫了莊子的三則小故事,旨意全在于說明一無所求的處世原則;最后又深刻指出,不要自恃明智而為外物所驅使,追求身外的功利實是可悲,應該有所感才有所應。
以下為《莊子·列御寇》里的成語的整理和解析:
1、不系之舟
【解釋】: 沒有用繩纜拴住的船。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也比喻無拘無束的身軀。
【出處】: 《莊子·列御寇》: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敖游,汎若不系之舟,虛而敖游者也。
【翻譯】:靈巧的人多勞累,聰慧的人多憂患,不用智巧的人無所求。飽食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游,就像沒有纜繩的船在水中飄忽不定一樣,這才是心境虛無而又自由遨游的人啊。
2、屠龍之技
【解釋】: 屠:宰殺。宰殺蛟龍的技能。比喻技術雖高,但無實用。
【出處】: 《莊子·列御寇》:朱泙漫學屠龍于支離益,殫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翻譯】:朱泙漫向支離益學習屠龍之技,耗盡了千金家產,三年后學成,卻沒有用武之地。
【舉例造句】: 屠龍之技,非日不偉。時無所用,莫若履豨。 ★唐·劉禹錫《何卜賦》
【近義詞】: 屠龍之伎
3、頷下之珠/驪龍頜下取明珠
【解釋】: 驪龍:黑色的龍;頜:下巴。在黑龍的下巴底下掏取明珠。比喻冒險貪求,自取其禍。
【出處】: 《莊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翻譯】:價值千金的保住,一定是在九重深淵黑龍的下巴底下,你能得到這樣的寶珠,一定是正趕上黑龍睡著了。等黑龍醒過來,你還能活命嗎?
【舉例造句】: 遮莫去大蟲口中奪脆骨,驪龍頜下取明珠。 ★元·鄭廷玉《后庭花》第二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