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原文: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愿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于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后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于是馮諼不復歌。
后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于薛者乎?”馮諼署曰:“能。”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于事,憒于憂,而性[插圖]愚,沉于國家之事,開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于薛乎?”馮諼曰:“愿之。”于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
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遍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長驅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諼曰:“君云‘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
后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曰:“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
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謂梁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于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于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
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赍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廟之祟,沉于諂諛之臣,開罪于君,寡人不足為也。愿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馮諼誡孟嘗君曰:“愿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于薛。”廟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譯文:
齊國有個叫馮諼的人,窮得沒法養活自己,就求人向孟嘗君請求,在他的門下當一名食客。孟嘗君問:“客有什么愛好嗎?”馮諼回答說:“沒什么愛好。”孟嘗君又問:“客有什么才能?”馮諼回答說:“沒有什么才能。”孟嘗君笑著答應道:“好吧!”孟嘗君身邊的人因為主人看不起馮諼,就隨便拿些粗劣的飯食給他吃。
住下不久,馮諼靠在廊柱上,彈著他的佩劍歌唱道:“長劍啊,咱們回去吧!吃飯沒有魚啊。”隨從們把這事報告給孟嘗君。孟嘗君說:“給他魚吃,把他當中等門客對待。”沒過多久,馮諼又彈著劍歌唱道:“長劍啊,咱們回去吧!出門沒有車坐。”周圍的人都笑他,又告訴孟嘗君。孟嘗君說:“給他備車,讓他享受乘車門客的待遇。”于是馮諼坐著車,舉著劍,去拜訪他的朋友說:“孟嘗君把我當門客看待。”此后不久,馮諼又彈著劍歌唱道:“長劍啊,咱們回去吧!沒辦法養家啊。”孟嘗君周圍的人都討厭他,認為他貪心不足。孟嘗君問:“馮先生有親屬嗎?”馮諼回答說:“有個老母親。”孟嘗君派人把吃的用的給她送去,不讓她感到短缺。于是馮諼也就不再歌唱了。
后來孟嘗君出了文告,向門客們征詢道:“有誰熟悉會計業務,能替我到薛邑去收債呢?”馮諼簽上自己的名字,說:“我能辦到。”孟嘗君感到奇怪,問道:“這人是誰呀?”侍從們告訴他:“就是那個歌唱‘長劍回去吧’的人啊!”孟嘗君笑著說:“這位門客真是有本領啊,我對不起他,還從來沒有接見過他呢。”就把馮諼請來見面,并向他道歉說:“我被各種事務困擾得很疲勞,愁得心煩意亂,我又生性懦弱,陷入國事的忙碌中,以致開罪了先生。先生不見怪,還愿意為我到薛邑收債嗎?”馮諼說:“我愿意。”于是備車整裝,帶上契約,準備上路,辭行時問道:“收完債,買些什么東西回來呢?”孟嘗君說:“就看著我家所缺少的東西買吧。”
馮諼驅車來到薛邑,叫差役召集該還債的百姓前來核對契約。核對完畢后,馮諼起身假傳孟嘗君的命令,宣布免掉百姓所欠的債務,并當眾把契約燒掉,百姓們歡呼萬歲。
馮諼揚鞭催馬趕回齊都臨淄,一大早就去拜見孟嘗君。孟嘗君對他很快返回感到奇怪,穿戴好衣帽出來接見他,問道:“債收完了嗎?回來得好快啊!”馮諼答說:“收完了。”孟嘗君又問:“買了什么回來?”馮諼說:“您說‘看著我家所缺少的東西買’。我想,您宮中堆放著珍寶,狗馬充滿了畜圈,美女站滿了堂下。您家所缺少的就是義啊!我私下為您把義買回來了。”孟嘗君問:“買義是怎么一回事呢?”馮諼說:“現在您只有一個小小的薛邑,不愛惜那里的百姓,反而像商人一樣地在他們身上取利。我已擅自假傳您的命令,把債款賜給了百姓,并燒掉了契約,百姓們高呼萬歲。這就是我給您買回的義啊。”孟嘗君聽了很不高興,說:“好啦,先生下去休息吧!”
過了一年多,齊閔王對孟嘗君說:“我不敢把先王的大臣當做自己的臣下。”孟嘗君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在距薛邑還有百多里路的地方,百姓扶老攜幼,早已等在路上迎接他了。孟嘗君回過頭對馮諼說:“先生為我買的義,我今天算是看到了。”
馮諼說:“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穴,僅僅能夠免掉一死而已。現在您只有一個洞穴,還不能高枕無憂。請讓我為您再鑿兩個洞穴。”孟嘗君就給他五十輛車,五百斤黃金,讓馮諼到西邊的魏國去游說,對魏王說:“齊王把他的大臣孟嘗君放逐到國外去,諸侯中有誰能先迎接他的,就會國富而兵強。”于是魏王就空出最高的職位,把原來的相國調任為上將軍,派遣使者,帶著黃金千斤,車一百輛,前去聘請孟嘗君。馮諼搶先驅車去告誡孟嘗君說:“千金是貴重的聘禮;百輛車是顯赫的使節。齊王大概會聽說這件事了吧!”魏國使者往返多次,孟嘗君始終堅辭不肯前去。
齊王聽到這個消息,君臣惶恐,派太傅帶上黃金千斤,彩車二輛,佩劍一把,并帶去了對孟嘗君道歉的書信,信中說:“我很不幸,撞上祖宗神靈降下來的災禍,被諂媚逢迎的臣子所迷惑,得罪了您,我是值不得您輔佐的。希望您看在先王的分上,還是回來治理百姓好嗎?”馮諼告誡孟嘗君說:“希望求得祭祀先王的禮器,在薛邑建立宗廟。”宗廟建成后,馮諼回來報告孟嘗君說:“三個洞穴已經鑿成,您可以高枕無憂,過快樂舒心的日子了。”
孟嘗君在齊做了幾十年相國,沒有遇到絲毫的災禍,全靠馮諼的計謀啊!
評點:
馮諼是孟嘗君門下比較著名的門客之一,其為孟嘗君謀劃“狡兔三窟”的計劃可以說是他的成名之作。
馮諼窮困潦倒,經人介紹成為孟嘗君的一名“食客”,注意,初入孟嘗君門下的時候馮諼只是“食客”而已,還不是“門客”。成為“食客”后,馮諼一而再、再而三的倚廊而歌,要魚、要馬車、要安排家人,此舉表面看好似馮諼貪得無厭,實則是馮諼引起孟嘗君注意的一種方式而已。之后,馮諼通過“薛邑焚券市義”、“使魏造勢,讓孟嘗君重得重用”、“促成薛邑立宗廟”這三件事,系統地完成了“狡兔三窟”的計劃。從此,馮諼一躍成為孟嘗君尤其看重的門客之一,同時也為孟嘗君在齊國安享重權高位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