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季,又有成千上萬的學子,將攜夢想奔赴決定命運的考場。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年度大戲又將再度上演。客觀講,在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分數是決定成敗的唯一砝碼,因為我們沒有其它更好的選擇。
那么,問題來了。
要不要補習?
也許你已經很努力了,可是以你目前的成績,你是否有志在必得的信心,順利升入心儀的大學?如果沒有,你拿什么實現你的大學夢想?
上個補習班吧!如果有人這樣建議你,你該如何回應?
如果你是個天才,你當然可以果斷回絕;倘若不是,就別再顧及面子了,選擇補習也不失是個補救的辦法。
也許我們曾聽說過,某某高考狀元說了,自己從不上補習班。不可否認,這種情況的確存在,但它并不具有普遍性。
一位衡水中學班主任曾透露:哪有學霸不補課的?十個學霸九個補課,學霸都經歷過“十全大補”。
你看看,學霸都是補出來的,尤其是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很多人從小學一路補到高考考場門口,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為什么要補?
時下補習熱度不減,必然有它存在的邏輯。
首先。分,分,學生的命根。這一觀念,已經深深地扎根在我們幾代人的腦海里,根深蒂固,牢不可破。我們總講,知識改變命運,分解一下,應該是通過努力擁有知識,爭取個好分數,上個好大學,進而改變自己乃至整個家庭的命運。
所以講,為了出成績,上名校,給孩子一個好前程,我們的家長再苦,也覺得值。這就是現實,任何反駁都是綿軟無力的。
其次。隨著高考的改革的深入,雖然入學率提升了,但并不意味著就業率也隨之提升,目前就業的競爭壓力仍舊很大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對名校的追逐,已經成為眾多考生的目標。
但是,全國各地的教育資源并不均衡,就拿高考大省河北來講,身處京津的夾縫之中,考生60多萬,但高校少,名校更少,省外的招生名額又很有限。就2020年高考而言,不足700分,不考進省前100名,清華北大就與你無關了,其競爭激烈的程度可見一斑。
再有。俗話講,狹路相逢勇者勝。蛋糕就那么大,分蛋糕的人卻越來越多,再加上我們目前又沒有有效地破解良方,結果就必然出現省內招考的“內卷化”,而且會日益嚴重。這也是現實。
那還說什么?留給我們的,也只有各顯神通了!不是你趴下,就是我倒下。高考,作為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甚至肩負著打破階層堅冰的使命,誰也不會輕易放棄高考這一絕佳的機會。怎么辦?最終還要拿成績說話。
要怎么樣補?
這里并非鼓勵所有考生都去補習,但結合自身實際,一旦決定了,就要做好持續奮斗的準備。
首先。要正確處理好上課和補習的關系。有些考生基礎差,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在補習前 ,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評估,找到需要補習的弱點,而不能重復無謂的勞動。
始終要謹記:學校的課堂是主戰場,補習班只是副戰場,不要本末倒置,顧此失彼。
其次。要調整好心態,由于補習需要更多地耗費你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這就需要合理地安排好時間,也不能因為經濟上的付出而背負上心理壓力,家長也應在關鍵時刻做好后勤和思想工作,要共同為了一個目標而輕松上陣。
總之,上不上補習班,完全是個人的選擇,學有殊途,但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
各位考生和家長朋友,關于補習的事,不知你們怎么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