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大學生來說,這個學期顯得不同尋常。
最近,隨著疫情的反復,很多大學都采取了相關的防控措施。一部分大學采取了延遲開學的措施,讓學生們在家上網課等待疫情結束再回校。
而另一部分大學采取了封校處理,學生們被困在校園內,同時也享受著不同的校園生活,享受著令筆者羨慕的大操場蹦野迪等其樂融融的活動。
但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是社交天花板,也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愿意在晚上和大家一起鬧哄哄地玩耍。有些學生反而更愿意躺在自己的宿舍,癱在自己的床上。
一瓶快樂水,一桶炸雞,打開Timi,快樂無敵。
大學生沉迷打游戲,家長怒斥其不爭氣
在大學里,課程安排沒有中小學那么緊湊,所以雖然上大學依然需要學習,但比起學生們之前經歷的學習階段確實輕松了不少,也自由了不少,有了更多的時間可以自己支配。
尤其是在下課之后,大學也不怎么留作業。在學期初,基本上學生下課之后就可以回宿舍休息了,而這些休息的時間全部都是自己的時間,想想就覺得開心。
比如視頻中的這位大學生也是一樣的,他決定將開心進行到底。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見學生正待在自己的學生宿舍,坐在小木桌前,專心致志凝視前方,看起來十分用功。
但他的用功卻不是家長們所期待的方向,且看他一張橙色書桌,琳瑯滿目,卻偏偏沒有一絲有關學習的影子。本來應該用來寫論文的筆記本電腦上是喜歡的游戲,本來用來查資料的平板里還放著劇。
最有趣的是,學生的身邊甚至可以看到肥宅快樂水以及薯片的蹤影。這可都是學生們“向往的生活”之中的必備品。看來這位同學還蠻有儀式感,應該已經過上這樣的生活很久了,因此有了充足的準備。
前后開弓啥都不耽誤,幾乎是每個學生向往的神仙般的日子。但我們的羨慕并不被家長們所理解。可想而知,如果我們魂穿到這位大學生身上,而這一幕又被我們的家長看到了,那么他們會做什么呢?
多虧這是在學校宿舍,如果場景換成了家里——家長推開門,看到我們用學習的設備在努力用功地玩耍。那么我們就會成為虛度光陰,消耗青春的代名詞,被家長一通碎碎念。
而如果是筆者的家長則會選擇,上來直接拔掉電源,斷了筆者的后路。而后“溫柔”的請筆者的哥哥吃一頓“炒肉”,斥責他為什么要縱容弟弟不學無術。但這名同學的結局,卻很可能會和筆者截然相反。
如果不仔細看真的無法發現,這個書桌上還真的有和學習有關的東西。那就是被壓在最底下的鼠標墊,雖然被大材小用棄若蔽履,但它本身卻閃閃發光,那是一張榮譽證書。
學生在小學初中的時候會收到很多很多證書。但那些證書實際上意義不大,只能在當時起到一定的鼓勵作用,對于學生上大學、就業并沒有什么太大幫助。但大學的證書不同,是非常難得的。
如果不是有突出貢獻,或者獲得了院級獎學金、校級獎學金是不會得到證書的。他的含金量也遠遠超過中小學的證書,對于未來就業也很有幫助。而且這位大學生也不僅僅有證書,還有研究生頭銜傍身,可以說是讓家長想挑也無從挑起了。
畢竟“考得上隨你咋玩兒”,這句話也是家長說的。這位同學也讓筆者想起了大學時期班里的一些學生,雖然每天下課后不是打球就是校外游蕩,但學習成績卻名列前茅,曾經讓筆者十分羨慕也十分好奇。
他們是怎么做到一邊玩兒一邊學,還兩不耽誤的呢?后來才發現,我們只看到了他們玩耍的時候,沒有看到他們用功努力的時候。真正的好學生都是講究效率的,該學的時候學,該玩兒的時候玩兒。每樣都專心,每樣都能做好。
寫在最后
在小的時候,家長們會對學生們的學習抓得很緊,任何有可能影響到學生學習的事情,都會杜絕。就像游戲,很多家長選擇沒收學生的手機,而另一部分家長選擇直接投訴游戲制作商。
但實際上,如果學生就是想玩游戲,那么家長一味阻止,反而會加強叛逆期學生對于游戲的興趣。就算表面將家長的話聽了進去,實際中也并不會按照家長說的來做。
而學生不學習也不能全部“歸功于”游戲,畢竟阻礙學生學習的因素也不止游戲一個,學生們的人生成長路上有無數的誘惑,最重要的不是杜絕,而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如何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如何選擇,如何平衡。
就像這個學生,正因為知道了學習很重要,所以才能夠分清輕重緩急。合理地規劃自己的時間。學也學到了,玩也玩到了,勞逸結合還很有效率,配得上家長的期待,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