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是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不聽話,拒絕溝通,有些行為甚至無法理解,這些都是叛逆孩子身上常有的標簽,父母在嘗試過軟硬兼施的手段,并且無效之后,會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不知道如何去管教叛逆的孩子。
去年過年的時候,我大姑姐就和說孩子進入叛逆期了,她不知道怎么辦?孩子經常一言不合就擺臉色,不說話,拒絕溝通,你說什么她都不會搭理你,除非他自己想通了。有時候你關心他,他還沒好氣的懟你幾句,能把人氣個半死。說是不是到了初中就這樣,這個年齡就要進入叛逆期了。
很多父母應該也有同樣的想法吧,認為孩子長到十來歲都會有叛逆的情緒,因為進入叛逆期了,甚至有的父母覺得這是沒關系的,過了叛逆期就好了,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實際上消極被動地等著孩子的叛逆期過去,孩子的叛逆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嚴重,父母卻用這個借口放棄了自己去努力的可能性,有的人20歲、30歲甚至40歲才開始回歸家庭。
今天來跟隨樊登老師的視角來看一下解決孩子叛逆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吧?
在這里,他介紹了一本書《叛逆不是孩子的錯》,這本書的作者是杰弗里?伯恩斯坦,是美國有名的家庭教育專家,已經幫助了2000多個叛逆的孩子和家庭重建親子關系 。
叛逆的孩子通都有些什么特點呢?
叛逆的孩子通常容易發脾氣,喜怒無常,總是拒絕大人的要求,不接受大人的管教,人際關系也受到嚴重的挑戰,經常氣憤不已的大喊大叫等。
父母可能嘗試過不理他,獎勵他等很多強硬和柔軟的方法,但都不太起作用 。因為叛逆的孩子缺乏成熟的情感,他不能夠理智的處理各種各樣的挫折,不能夠從錯誤中很快的吸取教訓,簡單的用這些處理成人的方法來對待他們不會有效。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一書里,有一個作者開發的十天計劃,用“十天去減少孩子的叛逆”,這是在他本人已經擁有25年咨詢經驗的基礎上完成的。
這里面我覺得有幾點是重中之重?也是我們家長容易忽視的。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孩子為什么要叛逆?這個原因有的家長可能去想過,但是可能不深入,想不通,可能也就不想了。有的父母只感覺到叛逆的孩子給自己帶來頭疼,煩躁的情緒,處理起來要么大吼大叫,要么冷處理,要么不知所措,無計可施。
但是解決問題,我們首先就要搞清楚問題的原因所在。
誘發孩子叛逆的可能性是多樣的,比如遇到了什么困難,和父母相處的問題等等,但歸根結底,所有叛逆的孩子都不知道怎樣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他們最需要的是幫助。
第二點就是理解
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大部分家長并不理解自己的孩子。
叛逆的孩子幾乎都會覺得不被家人所理解,家人也不明白他們為什么那樣,理解是最有效的消除叛逆的方法。
理解孩子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當孩子發現你有在理解他的時候,他會感覺到你是愛他的。
理解的關鍵是傾聽,這里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不要帶著評判聽孩子說話,不要總是想給他建議說應該怎么樣 ,這種話講出來的時候會讓孩子放棄講述,因為你又開始“上課”了,多看看孩子的優點和積極面,這樣你就能夠耐心的傾聽下去了 。
第三,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很多家長習慣用喊叫的方式管教孩子,因為太有效了 ,一吼叫孩子就閉嘴了。經常采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很可能會有對別人人身攻擊,語言攻擊或者缺乏積極的行為表現 ,而且他也學會了你的處理方式就是大喊大叫 。
其實用輕聲細語來代替大喊大叫,比大聲的喊叫更容易讓孩子聽得進去,把孩子拉到一邊,小聲的認真的跟她說話,威力反而會更好。
第四要超越權力之爭 ,權利爭奪是孩子認為他有權利這么做,而父母認為你必須聽我的 ,沒有什么比你和叛逆的孩子之間進行權力爭奪更加糟糕的事,你以為你在堅持原則,其實只是你的心在受輸贏感的控制 。
權利爭奪之后,孩子會強烈地感覺到父母不愛他 。父母要改變心態,學會給孩子選擇權,告訴孩子不同選擇的結果,冷靜堅定地提出具體的要求,而不是跟他進行權力的爭奪。
還有一點,父母不要吝嗇自己的夸獎,要懂得夸獎孩子積極的轉變,在他做對事的時候告訴她為什么是對的 ,口頭表揚的方式特別有助于塑造孩子的行為,不要輕易用物質來進行“賄賂”,最有利的獎勵就是簡單的沒有任何成本的口頭表揚。
最后來總結一下:
這“十天行為”的關鍵原則,不要試圖控制孩子,不要試圖用強權來“屈打成招”。
解決叛逆最好的方法:解他為什么要叛逆,傾聽尊重他,給他選擇的權利,跟他一塊制定我們到底應該怎么做的規矩。
要看到他的優點,表揚和肯定他,教他養成更多正確的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是,在避免權利爭奪,父母不應該跟孩子是權利爭奪的關系,父母應該是幫助孩子的角色。當孩子會崇拜父母,喜歡父母的時候,他才更愿意跟父母在一起。
愛永遠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要做到無條件的愛,父母自身的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很重要, 當父母有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的時候, 才不會輕易被孩子小小的叛逆行為激怒,大的叛逆都是從小的叛逆開始的,小小的叛逆能激怒你去罵他打他,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叛逆 ,這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當你能夠冷靜而不會輕易發飆,能夠和顏悅色的跟孩子談話時,孩子一定會發生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