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哪些地方危險不能去,哪些事情危險不能做。
2、知道簡單的自我保護常識。
活動準備:
畫有池塘、水井、馬路、大樹、操場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引入課題:星期天寶寶想出去玩,媽媽說:出去玩可以,但我要考考你,做得到才能出去玩。
2、出示圖片1,提問:這上面哪些地方能玩,哪里不能去玩?為什么?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哪里能玩,哪里不能玩,為什么?
4、小結:池塘和水井邊不能去玩,不小心掉下去會淹死的;馬路邊不能玩,來往車輛很多容易出事故。(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操場上、院子里可以玩。
5、“你知道還有哪些地方也是很危險的,不能去玩?”讓幼兒知道當地其他一些危險地方。
6、啟發幼兒懂得,上街或到商場、公園去玩,應和大人一起去。
教學反思:
1. 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活動內容已被幼兒理解、尊重、接納。有適度的自由空間,能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都得到自主發展。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征.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師幼配合情況良好,教師能依幼兒的需要調整教學。
2.對活動效果的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