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叛逆期,多數家長想到的都是青春期。其實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一生中會遇到3次叛逆期。在孩子的叛逆期,怎么來管教是個大問題。
1、兩歲叛逆期
如果家有2歲的孩子,應該最清楚,可怕的兩歲到底有多煩惱。不管是吃飯,還是洗臉刷牙,都必須鬼哭狼嚎一番。這個時候的孩子最容易發脾氣,動不動就摔東西,撒潑打滾。最近,閨蜜也是深有體會,經常向我吐槽她家兩歲半的“小魔王”,動不動就哭鬧,打不得罵不得。
總之一句話,這個年齡的孩子,說什么就是“不”字當頭,做事情也是一意孤行,要怎樣就必須怎么樣,誰說都不管用。
其實,這時孩子剛有了自己的初步意識,做什么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而且會比較固執。他們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但由于語言表達功能還不完善,不會變通,就會出現想一出是一出的情況。
面對這個年齡的孩子,家長要有點耐心。不能什么都順著孩子,但是也不要太極端,什么都和孩子較真。對于原則性的東西,家長還是要堅守底線,不能輕易向孩子妥協。
2、七歲左右叛逆期
當孩子長到6歲的時候,會有一個獨立意識飛速發展的時期,也是他們人生中的第2個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基本都離開幼兒園,開始了小學生活。他們這時候生活的中心已經不是父母,而是自己。
你會發現7歲左右的孩子,學會了頂嘴、故意唱反調。不管是吃飯的時候,還是做作業的時候,家長一句話說不對,就會立馬讓他發脾氣。
這個時候家長再給孩子立規則已經不太好使了,他們愛面子,不喜歡接受批評,渴望得到家長的尊重和認可。作為家長要懂得適度放權給孩子,有些和孩子有關的事情最好要征求他的意見,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重視和信任。
3、12歲叛逆期
和上面兩個階段的叛逆期相比,12歲時候的叛逆期是最讓家長頭疼的,也叫青春叛逆期。這個年齡的孩子渴望自由和獨立,不再拘束于家長的管教。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也是讓家長最擔心和困惑的時候。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總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最容易敵對父母。所以,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僅不能打罵,還要給足孩子尊重,要知道,越施高壓,孩子反彈的越厲害。
做父母的修行,就是陪孩子走完人生最難走的路。發自內心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孩子,減少對孩子的控制。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要坦然面對,樂觀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