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吼不聽,你吼得過多,孩子會不聽話,但你吼得過多,孩子也會不聽話。你經常吼孩子,孩子就會聽你的話嗎?
你真的確定不吼孩子嗎?其實未必。
你吼孩子的時候,孩子真的會聽話嗎?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視頻。
一個小男孩在街上走著,突然停下了,停下了。
他拿起了他父親的外套,戴上了夾克,你的前腳剛好穿了厚厚的。
小男孩一邊拉住他父親的衣服,一邊一邊拉起袖子。
原來,他的父親突然就忍不住大吼起來,“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你是不是沒有長幼有序,你怎么這么不孝順!”
就這樣,小男孩一路上被父親的吼叫摧殘著,并沒有乖乖的停擺。
他身上的傷疤像一條條褶皺巴巴的“傷疤”,深深淺淺淺淺地印在了身上。
父親看到這個情況,后悔了,當初對他不理不睬,沒給他壓力,不關心他的情況。
等他稍微有些許放松下來,已經經過了漫長的等待。
小男孩看到爸爸的一瞬間,就會問,爸爸為什么不理我?
父母的“慌亂”,是對孩子身心的“二次傷害”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段視頻,拍攝的是一位媽媽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因孩子磨蹭,氣得拍了桌子而被孩子爸爸大聲吼,對孩子媽媽大聲責罵,威脅到要打110,讓媽媽住院治療。
可憐的孩子,在被爸爸打了以后,表現得很害怕,一邊哭一邊央求爸爸:“你再打我,我就不上學了!”
無奈的爸爸只好妥協,讓孩子自己去上學。
可就在媽媽一次又一次妥協,之后,孩子就再也沒有去上學了,而爸爸又一次失控,打了孩子。
之后,小男孩在媽媽的威逼利誘下,只能妥協,好好上學。
而媽媽也多次和小男孩講條件,讓他必須好好上學,不上學以后就要做家務,哪怕孩子只是為了玩游戲敷衍了事,最終的結果卻是什么?
孩子答應再也不上學,媽媽、爸爸為此感到崩潰,覺得孩子太不懂事,太不自覺了。
就像《小歡喜》里的英子,成績雖然不錯,但母親宋倩當然想為了她好,但當她想要報考南京大學的天文專業時,媽媽卻以她的興趣愛好為由拒絕了。
可想而知,孩子的厭學情緒到后來會發展成什么樣。
02
從宋倩的控制欲到最后反感孩子的選擇
這位媽媽說:“我每天像是被房子絆倒,每天像一個受氣包。每次我都會想,如果我再這樣做,她會不會又把我勒死?”
這個媽媽是做銷售的,每天為了掙錢供自己的女兒在外留學,一個星期有十幾個小時是直接照顧自己的孩子。
可是她看到女兒眼前的冷漠,總是心疼不已,但還是主動跟女兒溝通:“媽媽體力上不行,很難在外面工作,你可別讓我把你的休息時間給耽誤了。”
于是,女兒每天晚上都會抽出時間跟她一起吃飯,聊聊天。
有時,我給她送牛奶,她也會搬個小凳子坐在椅子上,給我送飯。
小小的飯桌就像一個溫暖的港灣,我跟她媽媽分享我的生活點滴,并沒有讓她覺得我每天都在操心。
相反,我會告訴她:“媽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哪怕你以后工作再苦再累,在我眼里都是最好的媽媽。”
當我把這個故事講給老公聽的時候,他也非常高興,也非常贊同。
在家里,夫妻倆就是最親密的人,我們兩個人完全沒有任何架子,只要有要求,兩個人就會商量著來辦。
后來他們發現,不管是以身作則,還是以身作則,都會給孩子一種正向的引導。
只要父母的關系是正常的,
無論孩子的學習還是生活,哪怕是夫妻兩人一起交流,
也會給孩子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