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應該怎么體罰呢?很多家長都會糾結于“不知道”,這里就來分享幾個,作為家長,你如果不知道怎么體罰,不妨一起來看看這些案例:
案例一:
鵬鵬10歲,今年上二年級。爸爸媽媽都是工廠的工人,爸爸媽媽都是高中老師。鵬鵬從小就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所以鵬鵬從小就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雖然爺爺奶奶對鵬鵬從小就很寵愛,但是爸爸媽媽對鵬鵬一直很嚴格。每次鵬鵬做錯事,爸爸媽媽不是批評責罵就是打一頓。當鵬鵬犯錯誤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直接責罵鵬鵬,而鵬鵬的爺爺奶奶也沒有一個有耐心,經常打罵鵬鵬的爺爺奶奶。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在爺爺奶奶的教育下,鵬鵬的性格慢慢變得越來越孤僻,也越來越叛逆。
案例二:
一名男孩為了和鄰居的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就會偷拿著爺爺奶奶的錢去網吧或者到很遠的地方玩。一天,爺爺奶奶上完課正在教室門口等校車來接他,就把他帶到了網吧。雖然他自己知道網吧里的小朋友都在玩,但是沒有辦法控制他,所以,就趁爺爺奶奶上班的時候,偷拿著爺爺奶奶的錢去網吧玩了起來。
為了達到目的,他每次都會趁著爺爺奶奶不注意,偷偷拿奶奶的錢去網吧玩。為了達到目的,甚至還會用死纏爛打的方式來威脅。這個男孩只有17歲,看到網上的人打架,他就跑去網吧,而爺爺奶奶也總是拉下來,讓他逃走。最后,他把爺爺奶奶的錢也扔掉了,拿著爺爺奶奶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去網吧玩。
直到后來他遇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雖然,有些人他不玩,但是他交的好朋友比較多,所以,他也玩。
孩子在游戲的世界里,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但是我們要讓孩子在現實生活里看到,在真實世界里,能夠擁有這些。孩子會發現,原來生活中除了網絡游戲,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
所以,很多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跟游戲本身沒有關系。
孩子們為什么會沉迷于手機游戲?
我們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手機游戲,所有孩子喜歡玩手機游戲的原因可能都是因為無聊,除了游戲以外,我們現在的生活壓力大,父母每天下班后工作的確很累,回到家還要輔導孩子功課,實在是沒時間可以玩游戲了。
但是他們有的時候,會在虛擬世界中發泄對父母的不滿,發泄對家庭的不滿,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幫助孩子,幫他們學會辨別是非,特別是一些正面的生活中,只有當我們幫助孩子看到這些負面的東西時,孩子才有可能不再沉迷于手機游戲。
所以,我們在孩子學習時,也要給他們設置一些誘惑,讓孩子正確地認識到,只有經歷過了這些,他們才會覺得手機所帶來的“美好”比現實生活中的“富足”更加可貴,就不會在學習上偷懶。
(5)適度娛樂,但注意勞逸結合
我們不妨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得更加合理,有的時候要適當的勞逸結合,這樣才能起到學習的效果,孩子也能更加的集中注意力,讓孩子感受到在家里,除了學習以外的事情,也不應該浪費時間了。
(6)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當孩子在做自己的事情時,由于手的動作慢,經常拖拖爛攤上,這時父母就要適當的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而不是催促他去完成。
在孩子身上出現的壞習慣,都是因為他們沒有合理安排好時間,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所以沒有時間觀念,在工作中也就沒有精力去完成任何事情,因此就會被領導責罵,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越來越慢,一直被父母催促,漸漸的孩子也就不想做事情了。
那么父母就要采取一些手段來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可以采取一些獎勵措施,如果孩子完成任務可以帶他去看一場電影,或者買一件他喜歡的東西,以此來提高他的成就感。
但是家長不要什么都不管,只是該干什么就干什么,該批評就批評,這樣孩子就不會對父母產生叛逆心理,他就不會想辦法和父母對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