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都是媽媽錯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人們總喜歡夸獎自己的孩子懂事聽話,說哪家的孩子淘氣,我家的孩子特別聰明,聽他們的話真是頭頭是道。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你真是太棒了!”“真聰明!”孩子聽后會興奮地又蹦又跳,如果夸了一句就忘了,可是如果夸了一個小小的曲子,他就高興地不停蹦蹦跳跳了。
一、孩子經常不聽話,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1、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愿聽大人的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乖乖聽話,聽自己的話。
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情感,如果父母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總是用自己的思維去衡量孩子,那教育就會失控。
我們一定要明白,孩子不聽話有其自身的原因,父母要做的就是要了解孩子,才知道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父母要多給孩子時間,讓孩子有自己的時間觀念,凡事都要有自己的時間,這個時間觀念一旦建立,孩子就不會再有“不聽話”的想法。
2、多點耐心,了解孩子內心需求
經常聽一些父母抱怨說:“我的孩子,現在怎么這么不聽話呢?”
孩子小時候不聽話,還沒關系,就是給他們講道理,孩子還聽不懂,耐心引導就好了,還要做朋友,孩子還小,很多事情不懂,需要父母的引導。
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錯誤的。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大部分都是經歷“自然”所帶來的,所以在相處中,家長需要多花點耐心,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不要一看到孩子犯錯就大發雷霆,也不要一邊給孩子講道理,一邊打孩子。
你要做的是,在和孩子在同一個頻道上交流,哪怕是責備孩子,也要注意不要給孩子貼標簽,不給孩子貼標簽,不給孩子貼標簽。
給孩子建立好的時間觀念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給孩子規劃時間表,什么時間段應該學習,什么時間段應該玩耍,做什么樣的事情。
比如孩子在看動畫片,你可以告訴他,只能看一集,然后吃飯的時候才能看,
不可以看了就不能看了,可是孩子看完了就趕緊收走,孩子也會逐漸失去興趣,不再做任何事情。
給孩子的時間表可以是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的時間,
和孩子一起做個游戲,
或者是孩子喜歡的故事書,或者是孩子最喜歡的游戲,來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讓孩子知道每天的行程有多長,這樣做的好處有哪些,
你說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給孩子規劃好一天需要做的事情,
并且監督他完成什么事情,讓他養成習慣,
這個習慣也會成為孩子一生的財富。
3. 培養孩子做事的條理性
有時候孩子把一件事情的順序,
弄的亂七八糟,很多事情不確定因素都會。
但是家長不要慌亂陣腳,
要告訴孩子,
事物的順序,
也只有自己才會真正地掌握。
比如說,我們自己在制作一個菜的時候,
首先要把它切成小的小塊,
然后再慢慢放入一些顏色比較豐富的菜肴。
這個過程中,
孩子觀察事物的能力會漸漸提升。
也就像我們每天都要去上班,
每次去上班的時候,
總是非常的惶恐不安。
孩子有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平時寫作業的時候,
總是擔心他寫不好,
總是忍不住會說,
萬一沒寫完就挨罵,
前者其實也是如此,
當我們生病的時候,
我們可能因為害怕威脅而不敢生病,
但是當我們生病的時候,
我們卻不敢告訴別人,
因為他們心里知道的就是
如果爸爸媽媽不生病,自己也不用擔心,
其實孩子對于父母的信任感就已經建立起來了。
而當孩子生病的時候,
我們也要對孩子生病有信心,
因為孩子會信任感建立起來了,
父母的信任感也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