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的我們,通常都說過一句話“我的孩子現在跟我是仇人,沒救了,叛逆了,怎么辦?”
在遇到這個情況下,我們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緒控制住,不要大喊大鬧,停止對孩子的嘮叨。嘮叨對孩子一點作用沒有,如果嘮叨有用的話,孩子就不會這樣了。嘮叨了那么多年如果有用的話,早就管用了。所以,我們必須停止這種活動。
如果想讓孩子改變,咱們作為家長先要改變。作為家長的我們不改變,孩子不改變,我們和孩子的互動關系也不會改變的。所以,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改變自己。
正確的給孩子立威立規矩非常的重要。
如果你的立威方式是錯誤的,那么你很大概率很大可能就會培養出一個叛逆的孩子來。早期的錯誤的立威方式,教育方式給后面留下了很多很多的隱患。
不要用家長的身份去制約孩子。
我們不要去用家長的身份去命令制約孩子。“我就是你媽,我就是你爸,我們生了你,你必須聽我們的,我們為你好”。你用這種方式,如果你不聽我的,我就怎么怎么樣,你威脅他,如果你只是用這樣的方式去樹立你的威嚴,后面一定會出問題,因為孩子越來越大,他對你的依賴沒有那么強了。
每天學著去試著發現孩子的一個優點。
孩子一開始叛逆,在你眼中應該都是缺點,無一優點可挑。但是,你必須相信,即使孩子跌到了深淵,身上依然有他的亮點。比如,你出去沒穿衣服,外面冷,回來打了幾個噴嚏,孩子是不是會沖你大聲大吼,那孩子吼你這句話的背后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么?你有沒有想過,這可是對父母的一種關心呢?只是孩子的表達方式不同,所以,我們可以試著去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
溝通技巧,學著跟青春期的孩子多提問,少給建議。
為什么要這樣呢?其實,有時候你們發現沒有,你們給予意見的時候,都帶有批評的語氣。比如說“你應該……;你為什么不去試一下…..”。
應該說的背后就是批評的意思,所以,他的負面情緒會變得很厲害。而我們這時候應該去學著提問,多給一些備選方案。讓他去找,去發現自己責任感,這樣才能把一件事做好。
家長要學會情緒自我管控。
情緒管控的方式其實也會讓孩子產生兩個極端,要么就是孩子自卑懦弱,要么就是孩子變本加厲地翻臉。
最后和大家一起分享最主要的就是“言傳身教”,作為我們家長,自己多做一些積極樂觀,向上的事情;多對孩子表達一些我們的愛意;可以帶孩子去做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但是,在你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要添加任何附加條件,否則就成了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