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男孩子不聽話,不懂禮貌,這是為什么呢?
這讓我想起了中國教育界有一個名詞叫作“七歲八歲狗都嫌
”,八歲男孩在青春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聽話,家長有時候說兩句,他們就會大發脾氣,總是挑戰家長的底線。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的一生會遇到3個叛逆期,而我們一般是用3個叛逆期來稱呼他們。
我之前寫的文章也都是同一個年齡段孩子的叛逆,但是之所以有對比,我覺得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沒有掌握正確的育兒知識,也沒有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
在孩子的這3個叛逆期中,家長的行為管控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很多家長卻做不到。
1、 讓孩子覺得你很嘮叨
當孩子的年齡越小,父母的話在孩子眼里就越沒有權威。比如在一年級的時候,孩子很喜歡幫父母干活,可是父母覺得把孩子扔給學校,讓他獨自讀書是最簡單的事情。
但是到了三年級以后,孩子開始喜歡獨立了,有自己的想法,這時候如果家長沒有去管束,他就會反叛,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青春期,喜歡跟父母對著干,這時候家長不用擔心。
2、 父母沒有做好模范作用
家長的行為對孩子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家長沒有起到模范作用,孩子會覺得家長沒有做好榜樣作用。
我有一個朋友,他們夫妻倆都是博士畢業,但是孩子還是很頑皮,經常不寫作業,如果孩子不聽他的話,他就會打孩子,這個孩子就經常挨打。
可是打完了之后,孩子卻怎么都不寫作業,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玩手機上,成績下降得很快,甚至還出現了輟學的情況。
打一頓之后,孩子好了,然后又打了兩三次,還是沒有改觀前,那就要考慮一下是否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3、 對孩子過于嚴厲
曾經有一個單親媽媽向我求助,說自己的女兒在上小學的時候,就非常的叛逆,平時在家里面完全聽不進去媽媽的話,什么話都要和自己對著干。
到了初一下學期,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是一落千丈,開始厭學逃課,經常逃課。
后來媽媽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也是著急起來,就打罵了女兒。
結果,女兒跟媽媽大吵大鬧了一頓,然后摔門而去。
之后的一段時間,女孩整天在家呆坐,不出門,拒絕與任何人說話,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睡覺。
但是,只要媽媽一離開,女孩就焦躁不安,情緒波動很大,邊哭邊喊:
“我就要這樣,不要我活著,不要我活著。”
看著媽媽,女兒將信將疑,只好繼續休學。
這個時候,女孩的媽媽才發現,自己的女兒出問題了。
媽媽帶女孩去醫院,一查,原來女兒早戀了,追求個性,穿奇裝異服,迷上名牌,還結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逃學、打架,和社會上的小混混一起玩……………
媽媽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把女兒送到了心理科,進行了心理咨詢。
心理科的醫生,告訴女孩的媽媽,一旦女孩有了喜歡的人,就會變成壞孩子。
媽媽嚇壞了,趕緊把女兒送到了醫院。
在ICU搶救室,媽媽說:“女兒出院后,我就把女兒送到精神病院,我是真不知道怎么辦。”
女孩的父親,也是一個熟人,對女兒特意關心。
他們也曾經說過女孩不好的地方,但每次進門時,他都會把女兒拉過來,再教育一番。
母親看起來年輕,平日里喜歡讀書看報,常常外出逛街買書。
但是為了女兒的前途,她很少逛商場。
生活的重擔,讓母親承擔了很多。
一邊工作,還要照顧年幼的孩子。
但是這個心疼女兒的母親,不得不為她另外找到好的學校。
畢業后,她以自己的專業對口對口初中,用三年的時間和精力,報了一所中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