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遇到壞情緒怎么辦?
文/超媽
前兩天小林帶著孩子在小區散步,路過一個孩子拿著一部電話手表,在小區停車場堵了一個路,孩子生氣的跑過來想要打人,就連忙跑過去制止孩子。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小林家孩子的媽媽不知道應該怎么辦,立馬在孩子的手背上畫了一個紅色的圓圈,孩子的這種過激行為很快就引起來人們的關注。
其實當時這個孩子的媽媽并沒有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只是聽別人說了孩子這種行為,想用這些辦法讓孩子遠離手機。
但是小林的媽媽卻因為孩子的暴躁而不知道如何面對,現在,小林的媽媽只能選擇了報警處理。
沒想到在我們發布的視頻中,有很多人做了合理的回應,在這個案例中,我們會看到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不要吵鬧,都會選擇將手機給孩子玩,但是卻不曾有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玩手機的問題很重視,甚至有很多家長認為,不讓孩子玩手機是最好的,現在社會中競爭力非常大,如果孩子不玩游戲,自然可以考出好成績,但是如果孩子沒有節制,總是在玩,對于孩子的視力也是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的。
所以,面對孩子玩手機這件事,很多家長都會采取一些強制的手段,比如:不讓孩子玩,帶孩子去網吧,或者采用其他的一些方法,但是往往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家長們卻不知道問題的核心,看到孩子玩手機就火冒三丈,甚至會打孩子,但是這種暴力手段根本不管用,只會讓孩子對手機更加上癮,所以,家長們要知道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理。
很多孩子平時都是一個人安安靜靜的,但是突然有一天就不愿意去上學,有的孩子性格也變得很孤僻,有的孩子就直接不想去上學。其實,這跟孩子自身的性格也有關系,有的孩子比較內向,或者是害怕去學校,而有的孩子就開始對上學這件事產生抵觸,不喜歡上學。
孩子在學校里面調皮搗蛋,老師會把孩子叫到辦公室,跟家長們一起討論孩子的問題,但是大部分家長的回答都是孩子青春期叛逆,不愿意上學。孩子在學校里一些行為就會影響到學習,老師也會把孩子的這些情況告訴家長,家長自然就會把孩子送到學校去做思想工作,但是對于叛逆的孩子來說他們卻一點也不愿意,他們不愿意呆在家里,他們在社會上結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每天跟著學校的人到處跑,有些調皮的孩子還會到處去惹是生非。
孩子叛逆的原因是什么?
1.孩子自我意識的萌發
孩子在兩歲左右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他們會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能力,想要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在這個階段是孩子自我意識萌發的表現,他們也會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受到家長的重視,只是孩子畢竟心智不成熟,缺乏經驗,在做事情的時候往往會缺乏經驗,因此經常會出現不滿意的事情。
2.自我意識的萌發
孩子進入兩歲之后,自我意識開始萌發,此時孩子的活動范圍內的事物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父母,他們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他們想要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如果父母不理解,就會覺得孩子叛逆,認為孩子沒有長大。
3.對世界的認知產生了一定的沖擊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認知逐漸清晰,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增強,開始從以前的依賴性,到獨立意識的增強。這個階段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識的增強,對外界的認知也越來越多,但是對于他人的評價又很在乎。
所以當他發現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的時候,內心對于他人的憤怒就會增加,而這種憤怒就會轉換成一種自我保護。
4.產生更多的虛榮心
這個階段,孩子會非常關注自己的外表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希望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很高。比如別人說自己胖,會說自己瘦,會說自己漂亮,有很高的顏值。這種內部評價就會促使孩子對自己的能力更加肯定,從而變得更加自信。同時也會因為自己的身體能力更加強大,更加的自信,所以也更加的完美。
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會有一些攀比心,比如說鄰居家的孩子寫作業就很慢,別人不會也不敢寫,所以家長就會用這種“別人家的孩子”來炫耀。
可是一旦孩子出現了攀比心,父母就要懂得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什么,鼓勵他們去和更優秀的人進行攀比,孩子如果不愿意就會感到焦慮,父母的心態會更加放松,那么孩子的表現就會更加好,這種攀比往往就是成功的開始。
3.更加渴望有自己的時間
這個階段也是最容易出現攀比的時期,所以孩子會經常性的拿自己的時間,以此來衡量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是否達到。但是如果孩子沒有按照父母的愿望去做,父母就會覺得自己的時間已經被大大壓縮了,因此焦慮情緒就會更加嚴重。
正處于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需要自己的時間來形成自己的觀念,對于父母來說,也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因此當孩子出現攀比的情況時,父母也可以通過合理的方式來讓孩子了解到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