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媽媽愛發氣
我家寶寶就沒做錯什么,我真的很生氣,我好像經常有些憤怒,然后我又很自責,我的脾氣比我的脾氣還要好,而我生氣的時間比我預想的要長。
寶媽們一定都知道,孩子會有什么樣的性格,這是我們天生就知道的。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就是因為在孩子的身上,我們會選擇性地去看到他們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性格,這就是我們自然而然的選擇。
就像我們看到一個現象,孩子做事的時候總是蔫巴巴的,并不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我們會感覺到自己的孩子不聽話,也總是喜歡做一些我們認為的不好的事情,這樣的話,我們就會對他們有很多不滿。
我們覺得他們不聽話,或者說他們自己不好,所以這時候他們就會通過一些不好的行為去表現出來。
比如,不喜歡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做,他們會覺得和別人的意見不同,自己做不了什么。
比如,有些孩子會比較磨蹭,起床的時候是隨便找媽媽,有的孩子可能會大聲的唱反調,有的孩子會自言自語,他們是用一種自暴自棄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那些不良行為就是他們故意制造出來的,并且這種表現通常也是在家長看來很不聽話的,但這也是他們有訴求的一種方式。
我們作為父母,也會發現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出現一些不符合他們年齡段的行為。
而且這些行為也可能是沒有惡意的,但是這些不符合兒童年齡的行為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生,讓他們成為你的“權威”。
第二叛逆期也有很明顯的特征:
有時候,父母讓他們做什么,他們偏不做什么。
比如,在你催促他們上床睡覺的時候,他們偏要頂撞你,或者是一邊叫你快去睡覺,一邊玩得不亦樂乎。
這是因為,他們在長大之后,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適應和人打交道的各種關系,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再想去控制孩子,那孩子就會反抗。
所以,你的大腦如果在最初對人的發展產生依賴感時,就讓孩子不斷嘗試與父母的分離,到了大學階段,你就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獨立自主了,
而這也是讓家長省心的。
所以,你要放手讓孩子嘗試和你分開。但不是說你想讓他獨立,你想他遠離你,
你得想辦法讓他在將來離開你的視線范圍內生存,這樣的擔心也只有你能理解,如果你真的放手,他也會重新融入這個社會。
他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過得不好,就是因為沒有完成獨立,他總覺得離開父母就會完蛋,總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要做,或者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所以就不停地被催促著。
家長應該對孩子的獨立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可以和孩子商量,選擇他能做的事情,在安全范圍內盡量讓他自己做,這樣孩子就不會感到痛苦。
2. 保持耐心,多和孩子交流
家長要明白,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我們應該保持著良好的心態,不要太過強勢,更不要總是以命令的口吻,動不動就說“你應該”、“你不準”、“你不可以”,家長想要孩子做什么,不妨先做到少說,多聽,少管,孩子在慢慢長大,我們的心態一定要更加穩定。
最后,我們要學會放低姿態,慢慢放下對孩子過高的期待,放下父母的高要求,父母要接受孩子的現狀,有時候孩子的現狀可能并不會給我們帶來過多的驚喜,甚至還會招來家長的質疑和質疑。在和孩子的互動過程中,不要總是習慣性的高姿態,更不能對孩子各種指責。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不要因為一時的勞累和期望過高,反而給孩子增加壓力。要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孩子交朋友,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我們要相信,天下父母心,天下孩子心。相信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優秀。
注定了要受苦的,不要讓孩子等著去監獄!
我們做為父母,不要讓孩子等待去監獄,不要讓孩子等待去吃香的喝辣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