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不聽話是咋回事?
很多家長都有這種體會,孩子到了 1 歲多,開始出現了“可怕的兩歲”。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在2~3歲左右出現第一個叛逆期,稱為“寶寶叛逆期”。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的表現是語言能力和自我意識的發展,對周圍的事物開始產生興趣,并有強烈的探索欲望。
但由于寶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語言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都比較強,一旦遭遇到周圍環境的某些刺激,寶寶就容易出現情緒激動的情況,例如父母要求抱著,孩子就哭鬧不止,還咬人,這時家長要保持冷靜,安撫孩子的情緒,
并引導寶寶進行下一步的交流。
02 家長如何應對2歲的叛逆期?
在孩子2歲之前,家長應該如何做?
1、 切忌打罵孩子
2歲的孩子自我意識感非常強烈,你越打罵他,他就越有可能會出現越叛逆的情況,
因此家長們應該用平和的態度對待孩子,盡量不要用粗暴的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3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我意識,這個時候打罵孩子只會讓他們覺得更加委屈,長此以往他會越來越叛逆,
要以理服人,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
4、 轉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有興趣愛好,就會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例如:學畫畫、學下棋等等,讓孩子擁有一個愛好并堅持下去,
而不是用暴力的方式,讓孩子遠離游戲。
5、 給予孩子心理營養
如果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缺少親情的溫暖,或者是父母對自己的關懷和照顧不夠,那么他們就會選擇游戲作為一種情感的寄托。
他們想要通過游戲來表達內心深處的痛苦,在游戲里,他們能夠體會到生活中的壓力,而且游戲的級別可以通過升級,獲得相應的成就。
因此,想要讓孩子擺脫網癮,就要多給予孩子心理營養。
1、 多鼓勵孩子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夠有所成就,能夠獲得來自父母的鼓勵,這也是對孩子自信心的一種培養。
所以,父母要多鼓勵孩子,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并且讓他們認同自己的行為。
當孩子能夠得到父母的鼓勵之后,內心也會變得越來越強大,而不會沉迷于網絡游戲中,
否則父母就要給孩子過多的鼓勵,否則孩子只會產生逆反心理。
2、 找到更加積極的自我認同
父母要多找一些孩子自己能夠接受的方式來培養孩子,不要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孩子的做比較。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作為父母要多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通過孩子自身的努力去激勵孩子,鼓勵孩子樹立信心。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的肯定是他們內心最好的禮物,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讓孩子相信自己的價值。同時,父母也要懂得讓孩子學會多方面的自我認同,在自我認同中找到自信。
3、 學會放手,給孩子多一些選擇
“要學會尊重孩子,不要總是替孩子做選擇,要給孩子更多的選擇”。
父母的經驗豐富,對于孩子的意見多了,就不會再束手無策了。
所以,當孩子表現得不好的時候,做父母的要懂得提醒,多給予鼓勵。
作為父母要明白,孩子遠比你想象的要懂事,他們也許不會遵從父母的意志,但他們已經在嘗試,在努力學習。
你不要輕易地幫孩子決定他的人生,如果他不想學,那就讓他學,如果他考不上大學,那就在孩子能做出選擇時,盡自己的能力承擔后果。
3.引導孩子做家務
生活中,媽媽們因為不能直接幫孩子做家務,就給孩子一大堆家務,總覺得孩子小,他們做起來自然不會有太多的興趣。
但事實上,在我們成年人看來,這時候的孩子更需要我們幫他做家務的時候,并不是我們現在不讓他做,而是在他做家務時,讓他旁觀。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所以,我們要給孩子機會,讓他自己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幫他做好一切,
這是需要父母極大的耐心的,因為這個過程就是孩子鍛煉獨立思考能力的過程,放手讓孩子自己做,等他長大以后,會感謝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