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了也不聽話,一直跟你對著干?
孩子在經歷的一切,終將會告訴你,我覺得孩子長大了懂事了,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做事方法,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了。
從你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是合格的家長。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你不會為了讓孩子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而將所有的錯誤都歸結于孩子身上。
家長沒有對孩子過度的照顧,而是從自己的認識和態度開始改變,你會發現自己在教育上完全不一樣。
你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自己對生活有什么影響,你希望孩子怎樣回報你。
家長沒有意識到你是一個有自我成長的人,沒有意識到錯誤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后果。
當你一直沒有意識到的時候,你和孩子的溝通模式就會進入到一個怪圈,親子關系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
怎么辦?
這時候你把孩子拉到一個人前面去,這時候孩子往往就會帶著怪物上身,他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家長和孩子的對話變成了一種諷刺,孩子不愿意去承認錯誤,他們對家長的關心只有冷冰冰的,只剩下冷冰冰的幾個字“你、你、你”。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像極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和孩子對話的場景,試想,孩子不會抗拒這樣的對話,但是會覺得自己的爸爸不愛自己,也不愿意面對這樣的對話。孩子最后沒有辦法可以從這個家中走出來,這個時候,他會很難過,他意識到自己的父親可能真的不愛自己,就會主動想要從父親那里尋求幫助。
青春期,是孩子留給家長最后的機會。因為青春期是孩子留給家長最后的機會,所以家長要珍惜。
(2)、孩子上了大學后不愿意和父母聯系,或者和父母說一些消極負面的話
在學校里,有的孩子甚至會對同學說:“我在大學里不想學習,總是想著出去玩,放松一下?!?/p>
或者:“你看某某某,整天就知道看電視,穿得好好的,你怎么就不想學習呢?你還有臉不愿意學習嗎?”
當孩子把這些消極的話聽到,他的心里會很難過,長此以往,他對父母的信任感就會坍塌,他也會更加的消極,沒有了斗志。
所有這些負面的話,爸爸媽媽都不要對孩子說,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他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然會傷害到孩子。
2、 向孩子描述事實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父母對孩子說的話,都是一些否定和打壓性的話,比如:
“你不努力學習,你以后就沒有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只能一輩子吃喝玩愛?!?/p>
“你看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有時候還不好好學習,你看你,什么時候能學好,還不知道將來怎么辦?”
“你看看你的成績,再看看你的思想,整天就知道看電視,再看看你的成績,什么時候能考上大學?”
或者是說:“看見你的成績單就知道你不好好學習,以后怎么能考上大學?”
這種對成績的關心,會讓孩子很焦慮,認為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成績是“控制”,因而就會有壓力,有緊張感,從而就會導致孩子的成績不穩定,隨之出現緊張感。
如果孩子過分看重自己的成績,又怕成績不好會讓父母失望,于是孩子就會很在意成績,陷入“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是因為自己很差”的心理。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對學習失去興趣,更加不愿意去學習,就會出現厭學的情況。
成績沒有考到理想的分數,孩子心里就會產生挫敗感,產生自卑心理,孩子會選擇逃避,在心里沒有任何一個“底”。
到了孩子的叛逆期,孩子對于學習就會產生厭惡,對于父母的話,就會頂嘴,嚴重的情況下,孩子就會想著出去打工。
這種情況在很多青春期的孩子身上都存在,孩子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不斷下降,心情壓抑,慢慢的就會出現叛逆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