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喝藥不聽話怎么辦?
這里是小思老師多年的經驗總結,想要了解小思老師在學習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請點擊關注,持續接受,謝謝!
上期的內容為大家整理了0-18歲孩子的成長特點,讓我們了解孩子需要什么樣的營養、什么樣的陪伴、什么樣的教育、什么樣的榜樣,這個孩子是什么樣的,我們需要怎樣的幫助,以及什么樣的支持,希望這些內容,能對你的教育和孩子有幫助。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也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成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導師,不管孩子在哪個年齡段,努力,為孩子選擇一所好的學校,而不是選擇一個孩子不感興趣甚至自暴自棄的學校。為孩子選擇一所優秀的學校,是我們的初衷。
那么,我們具體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孩子的發展過程有兩個重要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兒童早期發展的早期階段。
在“早期”階段,孩子只有吃喝拉撒睡、玩耍、上學這樣的基本需求都得到了滿足,他們會很快樂,很幸福,很少會出現不良行為。
第二個階段,學齡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經常會問家長:“這是什么呀?為什么呀?”“為什么呀?”“為什么呀?”“怎么了?”“為什么呀?”“怎么了嗎?”“為什么呀?”“為什么呀?”“為什么呀?”“因為……………”“為什么?”“為什么呀?”“為什么呀?”“為什么呀!”“是不是這樣?”“對的。”“那你知道為什么嗎?”“為什么呀!”“為什么呀!”“為什么呀!”“為什么呀!”“為什么呢?”“就是這個東西會很神奇。”“為什么它變成這樣了。”“是什么神奇?”“這就是為什么呀!”“………………………”
一開始,有些孩子是十分聽話懂事,但是隨著年級升高,他漸漸學會了反抗。
對于學習,他努力地在學習的過程中,調整情緒,調整心態,掌握學習方法,更加努力,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這個時候,你對孩子說:“孩子,媽媽看到你已經努力學習了,心里是很感動的。同時,媽媽也看到了你是一個勤學上進的孩子。”
用賞識鼓勵代替批評
賞識鼓勵是激發孩子向上向善的推動力。
孩子取得好成績時,父母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孩子在取得好成績時,父母要及時地用“你真棒”、“你是最聰明的”來表揚,而不是用“你真棒”來表揚。
相反,父母應該告訴孩子:“我知道你這次考得不錯,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繼續加油,好不好?”
這些正面的話語,不僅會給孩子鼓勵,也會幫助孩子找到不足之處,及時地進步。
有些父母,一聽到孩子沒考好,就劈頭蓋臉地一頓臭罵。
在《無條件養育》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了一個概念:“威脅式教育”。
即父母用各種各樣的“語言”傷害孩子,讓孩子心生恐懼。
這類語言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笨,什么都做不好,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沒有價值,缺乏自尊心。
而這種傷害恰恰是負面影響孩子最深的。
這類語言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什么都是做不好的。
2)經常貶低孩子
中國式父母崇尚“打擊式教育”,總是和孩子說“你太笨了,什么都學不會”。
孩子總是失敗的話,就會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
長期以往,孩子就會產生“我不行”的心理暗示。
當他總是處在否定中,便會懷疑自己,否定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沒什么能力。
孩子長期處于這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就會因為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而變得更加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