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孩子怎么打也不聽話,該怎么辦?
看到這里,父母們是否有這樣的困惑: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孩子越是不聽話,越是如此聰明,越大越不聽話?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xié)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不聽話是大多數(shù)孩子的通病
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是通過行為和習慣養(yǎng)成,逐漸養(yǎng)成的。
觀察我們身邊的孩子,是否稍有不對就會挨打?
“棍子底下出孝子”,這句話似乎已經成了一套育兒的準則。
父母認為,打孩子是天經地義的,是父母教育孩子天經地義的。
殊不知,打孩子除了造成身體上的疼痛,還會造成孩子的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導致孩子不信任別人,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的《改變孩子的先人》一書中,提出:
“孩子需要管教,但不能管教?!?/p>
如果只是懲罰,為何不管教好?
心理學家魯?shù)婪颉さ吕卓怂拐J為,“如果在管教孩子過程中,我們自己都是焦躁不安的,那管教孩子的力量就會大大削弱?!?/p>
用暴力管教孩子,也是一種無能的表現(xiàn)。
前段時間,杭州的一個男孩打了妹妹的屁股,導致妹妹的臀部疼痛感很大,不堪入目。
視頻中,小男孩不斷的用腳踢墻壁,甚至把妹妹的椅子砸爛。
面對孩子的行為,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都是:“你怎么這么不聽話?”
但卻沒有想過,其實孩子也是委屈的。
如果孩子一開始就直接對著父母(尤其是媽媽)動手,這并不是什么好現(xiàn)象。
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心平氣和的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比如,小男孩需要父母的擁抱,如果小男孩跑過來大聲的告訴父母:“我穿不上鞋子,我好難受,我很生氣”。父母如果表現(xiàn)得像小男孩一樣,那么,孩子會更加信任父母,認為自己的情緒可以被父母理解,從而變得更加乖巧。
如果父母還是這樣,那么,孩子就會慢慢的隱藏自己的情緒,不再主動說出自己的真實需求。
也許有時候,孩子只是想要一個獨立的空間,父母卻沒有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就會覺得孩子“不聽話”。
所以,只有當孩子說出自己真實需求時,父母才會更加接納孩子。
02
懂得接納孩子
不聽話,很多父母只是把原因歸結到孩子身上,卻忽視了父母自身的問題。
之所以會有這么多的育兒困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習慣性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影響孩子。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非常有限,而父母所給予的教育,并不能幫助他們有效地被社會所接受。
因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父母總是去指責孩子不懂事,但卻沒有想過自己有時候的言行會帶給孩子負面影響。
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責孩子,而不去引導孩子,那么孩子會更加叛逆,也會更加不聽父母的話。
從而釀成一個個惡性循環(huán),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差,為人父母,別總想著以自我為中心,要學會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給孩子充足的思考的時間,學會體諒孩子的不易,成為孩子的知心人,增進親子關系。
最后,分享下實際生活中的小故事。
《少年大聲啼哭》
故事是一個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個叫做“蛋蛋的故事”,故事中故事里包括一個叫做蛋蛋的小男孩,他在成長過程中的種種惱怒無解,郁郁寡歡。
但是這個小男孩的性格卻是出類拔萃,他的父母對他給予了很大的關愛,但是當?shù)暗坝龅讲欢}目的時候,他們總是鼓勵他多去問,多去思考,后來他的成績不僅達不到理想中的水平,而且他的思維能力甚至被很多孩子用到了極致。
他當班主任老師的時候,就經常讓他們班的學生多做題,多思考,讓他們多去鉆研問題,久而久之,他們的成績也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