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八歲了不聽話我該怎么辦?
這是我的一位好朋友,給我發來了求助的信息,她說:
“我想起在這個孩子身上,其實很常見。我只是被他搞得情緒爆發,一個不如意就想找人訴說。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爸爸每次答應他帶他去朋友家玩,可是卻都半個月都沒去,說是沒有時間。
這個孩子變得敏感,遇到點小摩擦就會大發脾氣,有一次說想媽媽了還不同意,后來還是媽媽去了,他對媽媽說想在我們家玩。
我一聽就很奇怪,明明我只是隨口一說,你怎么又突然說他想起來了?
所以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只能給出一些建議?!?/p>
那位朋友說:
“你既然答應孩子可以不答應,為什么不可以不答應呢?
因為你之前已經和他說過,一次不行就不給他吃了,一次不行就不給他了。
你別的建議都在和孩子說,這是為他好,你怎么不答應他呢?”
“是啊,如果他不守信用呢,怎么辦?”
“孩子答應了,但是后來怎么著怎么樣了?”
“不答應,現在他都已經答應好了,他也同意了。”
其實我想說這里,可能有的父母會問我,這不是危言聳聽嗎?是的,這不是危言聳聽。
這個問題要分兩個方面來討論。
第一,孩子不答應的原因。
比如,孩子生病了,如果答應了,那么肯定要去做各種各樣的掙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所以,孩子生病了,我們會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但是孩子肯定會去做,去爭取,去達成自己的心愿。
而一旦孩子的心愿達不到,那么,他對自己的失望就會很大。
第二,孩子不是要跟父母決裂,而是要跟隨父母的意志。
有些父母非常自負,認為自己是成功人士,孩子必須得聽自己的。
這種家長在孩子出現問題時,會選擇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解決問題,而孩子在這種專制的氛圍之下,就會表現出自己無能的一面。
這也就會導致很多父母會感覺,孩子是不是和自己完全不一樣,他是不是聽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就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這種孩子就會出現:
我是獨立的存在,我有我自己的思想,我有我的感受,所以我是有脾氣,我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來行動。
這些孩子就會表現出和父母的對抗,他們不聽父母的話。
當我們聽到孩子不聽父母的話時,會很容易產生情緒,覺得孩子不聽話,叛逆。
因為我們總是被自己的思維控制,我們的意愿永遠被自己的思想控制。
當我們看到孩子的意愿時,我們的情緒平和穩定,而孩子也會冷靜堅定自己的想法,因為我們始終能夠看見自己的意愿。
如果我們意愿拋之腦后,孩子依舊會照舊。那么他可能會因為我們的這些無意識而繼續破壞這個規則。
這樣的話,孩子會變得更加惱火,甚至會變得更加叛逆,最后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親子關系。
因此,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應該深呼吸,想一想,我們到底是想要懲罰孩子,還是想要訓斥孩子?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他可能只想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但是我們的語言并不是對他所真正的關心和愛。
如果我們在他們迷茫的時候,不耐心地解讀他們的想法,或者為了讓孩子服從自己,就會直接采用否定的溝通方式,和他們產生矛盾。
這樣的溝通,其實就是無效的溝通。
在大量的案例中,往往是因為父母在溝通時不注意自己的措辭,而錯失了重要的教育契機。
所以,在和孩子溝通時,我們可以運用“描述性語言”,盡量描述孩子的行為,從而引起孩子的共鳴,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和理解,也更能贏得孩子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