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很多父母不高興,覺得孩子不聽話。
其實,很多父母不懂得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卻不知道教育孩子,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前段時間,浙江臺州,14歲男孩因不服母親管教,在商場狂打母親。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母親離開商場后,男孩生氣撕扯母親,母親被打死;
父親拿著手機,直接上前去拉兒子,兒子卻跟炸彈一樣,嚎啕大哭;
……
很多人,在看到這樣的故事時,總是感慨:這個孩子是活該的,但是他卻活得如此壓抑。
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年,一直都在與母親的情感聯結在一起,但是當孩子最親近的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母愛缺失,導致他只能通過消極的方式去尋求愛。
最終,孩子就會用消極的方式去應對自己,以引起父母的關注和關注。
03
孩子的心靈,就像池塘邊上的那盆花,而父母就是那個池塘。
《園丁與木匠》的作者是德國精神分析學家卡爾·皮亞松,他提到過這樣一個案例:
一位女士向《兒童心理咨詢師》雜志撰文,她在2015年起與兒童、青少年研究中心聯合創辦了英國“日均文化”(Parents of Education)的兒童心理研究機構,致力于揭示: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前和進入青春期之后,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而父母們依然在對此束手無策。
那么,到底該如何恰當地應對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呢?
01 正確的方式是什么?
一、改變態度
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很大程度上和家庭教育密切相關,但很多家長卻把它與不當行為混為一談,比如孩子突然在寫作業,家長會覺得孩子寫作業太慢了,于是說:“你就應該在寫作業的時候認真一點。”
孩子可能會說:“我寫完作業還要再玩一會,你就讓我玩一會。”
家長的這種態度會讓孩子感到十分反感,甚至覺得父母是在敷衍他。
這就很容易產生挫敗感,他們會因此而和父母作對,因為這種感覺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無法達成目標,從而會減少自己主動思考的機會。
孩子也會因此而討厭學習,因為他們害怕自己會被父母打。
3、父母太忙沒時間管束,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下降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是因為貪玩,其實這是孩子的學習方法出現了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在學習時,需要父母幫助孩子一起找到學習的樂趣,并且鼓勵孩子去通過學習去解決問題。
因為如果孩子不動腦筋想,而是瞎胡鬧,父母還可以給孩子提出建議,幫助他找到學習的趣味所在,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是會收獲到很多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起著重要的作用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如果父母只顧著自己,不重視孩子的學習,那么孩子的成長教育肯定會出現問題。
我朋友的孩子上小學之后,每天放學后,她都會給孩子留出留出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孩子如果能做到這個要求,就會非常高興。她的孩子特別喜歡讀書,每天晚上都會把第二天學會的內容背下來。
就這樣,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她的孩子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
但是到了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這讓她非常不適應。她開始每天給孩子布置作業,每天都要留作業,做很多的作業,只是為了讓孩子對學習更有興趣。可是孩子并沒有那么的上心,后來有一次孩子和他朋友在去上課的路上,朋友對孩子說:“你這么做有什么用?一定是因為不想學習才不寫作業。”
當時孩子就感覺很生氣,因為她覺得自己很委屈,可是她卻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
所以孩子并沒有因為她的這句話而感受到來自媽媽的愛,反而自己內心感到非常的壓抑。
孩子在與媽媽的關系中,體會不到媽媽對自己的愛,自然而然的就不想聽媽媽的話了。
因此,我們要避免孩子向外在尋求幫助,只有多讓孩子享受與人交往的樂趣,孩子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提升孩子的歸屬感
歸屬感就是孩子的歸屬感,如果一個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肯定,那么他就會在學校里找不到存在感。
如果孩子在學校中遇到了問題,那么孩子就會覺得是因為自己的存在,才讓老師和同學失去了解。
這樣的孩子,在學校里面受到的關注度是最低的,如果回到家里,父母都沒有對孩子的關注,孩子就會感覺到自己是不被愛的。
歸屬感是孩子的首要條件,如果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關注,那么孩子就會去虛擬世界去尋找。
從某種程度上說,孩子沉迷游戲是因為缺少關愛,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缺少了父母的關注、認可,他就會到虛擬世界去尋求。
“網癮”背后的真正原因
從心理學角度看,孩子的問題,其實是在家庭關系中,感受不到溫暖和愛,他才會到網絡上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