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不是自己帶的,如果孩子表現出一些行為問題,父母們就應該重視了。有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認為孩子行為問題和家庭教育脫不開關系。
因此,家長們就要全面地認識問題,然后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事實上,很多時候,當孩子提出不想上學時,家長們更多的時候就是一種反應,孩子這孩子是在學校遇到什么問題了,還是上課沒好好聽講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如果孩子是在學校遇到什么困難了,家長們的第一反應都是憤怒,然后想方設法地找老師幫忙解決,或者找同學的家長,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證明自己是對的。
而這種態度會直接導致孩子出現嚴重的厭學心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假裝在努力
”。
這種“假裝在努力
”實際上,是孩子在用“戰術上勤奮
”來掩飾自己真正的“苦衷”,讓孩子看不到真相,不愿意相信自己,更不愿意配合家長的行為。
什么是“假努力”?
“假努力
”就是當孩子在學習時,他們無法集中精神,一心二用,常常是一邊看書,一邊做別的事情,而孩子學習時,他卻在做別的事情。
也就是說,很多孩子學習時是沒有任何感覺的,因為他們的大腦就是在聽課,也就是被動地在學習。
這種低效學習不是因為他們太勤奮,而是孩子太勤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不注意時間”。
孩子學習的時候,不抓緊時間,想要看到什么就看什么,但也不要忽略了時間的重要性。
這種情況下,只要孩子努力過,就不會有懈怠。
因此,孩子在寒假期間,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這個特殊時期,家長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
比如孩子在假期里,可以安排好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將他的時間管理能力提升到最高峰。
這樣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也能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更有責任感。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這3件事不能缺失
如果家長想要讓孩子在寒假更加自覺,那么,就一定要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1) 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家長的心態影響著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學習對于自己的重要性,要讓孩子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否則孩子會產生厭煩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家長眼中的“厭學”。
2) 家長要學會適當放手
雖然在假期孩子身上都會有惰性,但家長要學會適時放手,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家長也可以同樣,適當的放手,不要總是認為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
適當的放手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安全,在信任中找到安全感,在信任中找到歸屬感。
3) 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家長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陪伴孩子一起成長,面對孩子的一些錯誤時,要從正面去引導孩子,讓孩子自我認知,自己認識到底是哪里做錯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對癥下藥。
4) 家長要有耐心
孩子雖然小,但是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長總是不耐煩,不聽聽孩子解釋的話,那么孩子就會對家長失去信心,漸漸疏遠父母,更加不愿意和家長溝通。
所以,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孩子有了耐心,才會聽得進家長的話,從而改正錯誤。
5) 家長要學會適當放手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要學會適當放手,不要事事包辦,孩子想獨立就要給他自主權。
因為沒有經歷過獨立,他的思想和能力都受到限制,時間久了會缺乏獨立能力,更加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教育孩子,要懂得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適時放手。
2、抓住教育的黃金期
教育孩子,家長要知道孩子成長的過程,每個階段的教育都不能過于注重結果。
有的孩子成績很好,卻被家長過度追求好成績;有的孩子從小乖巧懂事,長大后卻不知道父母的艱辛和不易。
父母要把握住孩子成長的黃金期,在孩子小的時候要抓緊時間訓練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在孩子長大后就要舍得放手讓孩子去嘗試一下,千萬不要替孩子去做一些可能會造成危險的事情。
3、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
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都是一言堂,自己的事情,從來不愿和孩子分享,還要永遠以命令的口吻說話,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不聽話的人。
當家長遇到問題時,不要總是先用命令的口吻教育孩子,要多和孩子交流,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他們的需求,這樣才能讓孩子更愿意和父母溝通。
當孩子的情緒被認同的時候,才會更愿意聽父母的話,從而變得更加聽話。
三、父母應該如何利用”第三者效應”來教育孩子?
1、 尊重孩子
最后,父母應該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只有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和孩子產生共鳴,才能夠使得孩子更愿意和父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