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早撒謊越聰明?原來道理是這樣的(越早撒謊的孩子越聰明)
生活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與動手能力,所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每一個父母應(yīng)該承擔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中華傳統(tǒng)家庭教育直播課里,會系統(tǒng)的講解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勤與儉,讓孩子能夠按社會準則來去生活,將來出社會工作40年當中,才可以更好的適應(yīng)社會。
孩子撒謊?是大腦開的玩笑罷了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的記憶容易被扭曲。比如,有一次,同事說孩子從幼兒園回來,稱自己被老師打了。那段時間確實屢屢爆出幼兒園老師體罰孩子的新聞。
同事說起這件事,我們都覺得汗毛豎起,替孩子緊張。同事卻不以為然,哪有那么多校園虐童事件。因為,當他們引導孩子,追問一些細節(jié)的時候,原來只是老師佯裝懲罰拍拍孩子的小屁屁而已。
也就是說,有的父母感覺:3歲前孩子怎么愛說謊啊。明明沒有發(fā)生過的事情,孩子說發(fā)生了。或者明明發(fā)生過的事情,孩子說沒發(fā)生,或者和真實發(fā)生的情況有出入。
其實并不是幼兒故意說謊,他們并不是有意為之。只不過孩子的記憶——有一部真的消失了。有一部分又和別的事情錯誤地聯(lián)系在一起。俗話說:顛三倒四的。有時候孩子努力想表達完整的一件事,往往因為記憶丟失,出現(xiàn)一段也許是媽媽在故事里講的畫面,就被他們描述在語言里了。而且,他們真的覺得這就是自己真實的記憶。
撒謊是成長的信號
中國有老話:孩子是不會撒謊的。然而生活中有些細節(jié),總是事與愿違。小小費其實想吃飯后甜點,但我要求:必須吃完飯才有。于是他把飯菜倒自己的圍兜里,舉著空碗說:媽媽我吃完了。雖說這撒謊的水平有點拙劣,但不禁聯(lián)想到,小朋友撒謊的原因千奇百怪。
孩子撒謊品德會變壞嗎?他們?yōu)槭裁磿鲋e呢?撒謊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其實,幼兒說謊并不是一件偶然發(fā)生的事情,可以說是兒童成長必經(jīng)階段。原因有三。
一是為了掩蓋錯誤。如果孩子因為擔心犯錯誤而被家長懲罰、甚至打罵,會對犯錯產(chǎn)生恐懼感。一旦孩子再次犯錯,他們便希望借撒謊來自我保護,可以說是心理上啟動自我防御的機制。
二是虛榮心在作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棒,有的爸媽夸獎方式不合理,導致孩子總想得到夸贊。于是孩子忍不住編造一些謊言,潛臺詞是:我表現(xiàn)得很好,希望得到家長的肯定和褒獎。
三是對成人的模仿。孩子的很多舉動都從大人那里學習。如果父母無意間對孩子撒了謊,或者承諾了做不到,這些都給孩子撒謊打下學習的糟糕模版。
撒謊的孩子才聰明?
撒謊,其實是一種孩子心智在發(fā)育中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當孩子試圖去圓滿的說一件謊的時候,也是要充分動用孩子的聰明才智的。所以,當家長們發(fā)現(xiàn)孩子的撒謊行為的時候,應(yīng)該怎么做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沒有一個謊言是希望被拆穿的,哪怕是孩子一句無意的謊言。但是,不去拆穿謊言,便又成為了縱容。
面對孩子的謊言,家長們一定要理性對待,首先不要過度擔心和焦慮,不要當場揭穿他。更不要脫口而出,用尖銳的語言批評他。要想想孩子這樣做是為了什么。在事后告訴孩子,家長其實知道他是說謊了,并幫助他分析如何正確對待事情,怎樣處理更妥當。
同時,還要在家庭生活中,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有了困難的事情,能夠與家長分享,鼓勵孩子要勇敢面對生活。更要注意的是,答應(yīng)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