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溝通才有效呢(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溝通才有效果)
當孩子一進入叛逆期,家長就開始頭疼了。之前聽話乖巧的孩子,轉眼之間就變得脾氣暴躁、不愿意溝通,與父母之間也產生了隔閡。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為什么孩子在叛逆期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孩子在叛逆期的階段,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都會增強,凡是都渴望自己做主,對于家長的一些回答也會產生懷疑,而家長還是用之前的一些教育方法,自然就無法走進孩子內心,進行有效溝通了。
那么在孩子叛逆期怎么溝通才有效呢?
1.不要去命令孩子
很多家長在平時生活中都愛去命令孩子。
孩子叛逆期階段,自我意識會出現增強,渴望被當作成人對待,所以導致很多孩子不愿意聽從家長的命令。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就會引發孩子的反感,從而造成叛逆心理。家長在孩子叛逆期可以多以溝通、引導等方式來代替命令,才不會引發孩子的叛逆心理。
2.學會跟孩子做朋友
想跟孩子有效的溝通,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把他當孩子,而是學會和他們做朋友。
做朋友就意味著:平等,尊重,理解和支持,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這些!所以當家長以朋友的身份去和孩子進行溝通,孩子會覺得很放松,也愿意去和你溝通交流。
3. 多理解包容
叛逆期是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
家長之前也都經歷過這個時期,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換位思考一下,從過來人的角度來給孩子一些建議,幫助孩子去排解負面的情緒,多去理解包容孩子,加強和孩子的親子關系。
4. 懂得傾聽孩子的心聲
當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不要輕易否認。
即使想法不一樣,也不要靠強制手段讓孩子接受我們的觀點,要讓孩子感受到有意見分歧是正常的,大家可以和平討論,注重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勵孩子把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當孩子內心有了安全感,才會敞開溝通的心門,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見和建議。
當孩子進入叛逆期時,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用正確有效的溝通方式幫助孩子走過這段時期,不要使用錯誤的溝通方法,讓孩子的叛逆變得更加嚴重。
以上就是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文章了,如果家長覺得在對教育孩子當中有所幫助,還請分享給同樣有需要的朋友們,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