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處于叛逆期?這樣教育讓孩子更能接受!(作為父母怎樣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正確相處?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于孩子的叛逆心理,每個家長都很頭疼,不聽話,不服管教,跟老師或家長較勁……孩子的這些表現(xiàn)讓許多家長感到困惑。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fā)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tǒng)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在和家長溝通時,卓訓教育經(jīng)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就像炸彈一樣,根本就不敢碰,一碰就炸,完全不敢說話。”孩子一進入青春期,家長就跟著頭疼。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增強,在這一階段,孩子的獨立意識逐漸形成,希望建立自我認同,希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容易對父母的管教表現(xiàn)出排斥行為,當他們的行為被阻礙和干擾時,就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認為自己不被理解,從而逐漸拉遠與家長的距離,不愿表達自己的想法,影響親子關系。
有時候家長管教得越嚴格,孩子反而會變得越叛逆的現(xiàn)象,家長的話完全聽不進去,甚至面對家長直接發(fā)脾氣,惡語相向。
青春期孩子常見的表現(xiàn)有幾種:
沉默——家庭氛圍沉悶
簡單回應——嗯、哦、好
對立——開口就吵架
如果您的孩子處于青春期,家長不必過于焦慮,這是孩子正常發(fā)展的一個階段,家長應該了解孩子青春期的心理變化特征,并采取相應的教育方式。
今天,卓訓教育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正確相處:
1、做孩子的好朋友
家長與孩子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這并不妨礙家長跟孩子之間的溝通,其實父母和孩子也是可以成為知心朋友的。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與孩子成為朋友,讓父母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能夠更好地交流。
2、不要否定孩子的想法
在叛逆期,孩子和父母在思想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家長不要急于否認孩子的想法,而是應該和孩子好好分析問題的利弊。孩子雖然叛逆,但也會有自己的判斷能力,當他們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很多缺點時,他們的態(tài)度就不會那么激進,然后會重新思考解決方法。家長耐心地解釋跟分析可以盡量避免過多的沖突。
3、凡事不要硬來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是自己的所屬物,什么都要聽自己的,一旦孩子有了反叛就無法接受,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父母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應當學會曲線救國,凡事都不要硬來,暫時聽從孩子的意見,然后從多方面來教導說服孩子。
4、不能夠暴力管教孩子
俗話說“棒棍之下出孝子”,很多家長都認為使用暴力才能夠更好的管教孩子,其實這樣的想法與做法是非常錯誤的,暴力管教孩子會使孩子的身心受到傷害,更容易激發(fā)孩子的叛逆,甚至是留下心理陰影,家長應當通過講道理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而不是暴力的管教。
5、家長要以身作則
引導和教育孩子,行為教學比言行更重要。很多時候,有些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卻一味地要求孩子去做。比如孩子愛玩手機游戲,父母每天一回到家也是拿起手機玩游戲、看電影,所以,孩子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家長在孩子面前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孩子也會模仿大人去嘗試。所以想要叛逆孩子學好,父母要起帶頭作用。
6、學會贊美孩子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長的夸獎,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比如看孩子的成績單時,不要只盯著考得不好的科目,要從優(yōu)勢入手。如孩子數(shù)學考得不好,語文考得好。可以說:“這次語文考得不錯。數(shù)學再加點油就能跟語文一樣棒了”這時孩子自己會明白,這次“數(shù)學沒有考好。”但父母若是說“怎么搞的,數(shù)學考得這么差!”這就會打擊孩子自信,也不利于親子交流。
從總體上講,叛逆期的各種心理現(xiàn)象,反映了青少年心理上的進步。采取主動歡迎的態(tài)度,與孩子建立一種親密平等的朋友關系,并允許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支持他們,在他們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及時表揚。幫助孩子更好的認識自己,度過青春期,從而獲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