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溝通技巧(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溝通書籍)
各位家長朋友,說起叛逆期的孩子呢,相信大家都體驗過,這時期的孩子就是我們的魔鬼,打不得,說不得,想要與他們好好的交流都變的很困難。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發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在講孩子心理建設的直播課里面有詳細的講解,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系統的去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這是每一個家長必學的課題,家長你認可嗎?
家長時常是與孩子處在對立面的角度。雙方經常是營壘高筑,相互對抗,在這樣的一種敵對的氣氛中必會帶來戰爭,只有在同一側,在一個點上才會產生融洽的關系。
親子關系有時像歷史中的爭霸戰,最有名的楚漢爭霸,有時就非常像我們的親子關系。因為雙方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在考慮問題,都想要得到掌控權,都想要獨立自主,獲得尊重等,叛逆期的孩子更是這樣,他們更想要多父母的各種強制中掙脫出來,走出來,這必要帶來沖突與戰爭。
因此面對叛逆期的孩子來說,要想達到良性溝通就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
一、轉換營地統一戰線
叛逆期的孩子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喜歡與家長對立,一旦與家長站在對立面時,就別想讓孩子再聽進去你所說的話。每當家長發現這一問題時,都會讓孩子轉換營地站到父母這邊來,這就會形成長時間的對抗。
父母要學會主動的站在孩子的那一邊,與他們形成聯盟,統一戰線。若不深入“敵人”內部怎能達到轉換與改變的作用。
l 作孩子的伙伴而不是原來的那個高高在上統領一切的父母。這樣孩子更容易接納你的意見
l 作孩子的支持者而不是審判者。我們家長常常愿意用審查的眼光去看孩子,就會發現孩子這里不好那里不好,這不如人家,那也不如人家,因為各種負面的評價就全都出來了,孩子直接的感受就是你對他的不尊重與輕視。在這種氛圍中,怎么會有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呢。所以,隨著孩子的長大,要隨時學會做孩子的支持者,這不是盲目的支持,而是在孩子作對的事情上積極的支持他們,這樣在他們犯錯時,才能夠有資格去說他們。
l 孩子憑自我的思想是很難把事情想的全面的,所以需要家長的引導但不是指責,事情可能會與我們想法不一樣,如果我們對孩子指責那只會挑起戰爭,即便我們給出的方法與建議再好,都不可能被 孩子所接受。
l 孩子一定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將來也要去獨立的生活,去面對一切的事情,所以我們要隨時準備做孩子的避風港 而不是修理所。避風港會讓孩子從我們這里從新得力再次起航,修理所是我們憑自我的判斷對孩子的思想,行為進行隨意的拆卸,隨意的拼接,會損傷孩子的原動力。
二、保護性撞墻法
針對孩子強烈的叛逆不聽話的行為,只要是不特別危險的家長都可以嘗試著放手,讓孩子按照自己選擇的去做,這期間家長要將危險系數降到最低保證孩子的安全。
讓孩子自己去承擔這個后果,在事情中真正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選擇的錯誤,讓孩子自已覺醒,自已回想當初父母給預料的結果就是如此。這樣孩子才會從內心深處去佩服自己父母的遠見卓識,下一次他會主動去請教父母的意見,也會主動的選擇去聽從父母的意見。
叛逆期的孩子大部分自我意識都很強,他們喜歡自己主動、自覺的選擇,喜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喜歡別人的強迫與命令,只要是強迫命令的都會讓他們反感,他們此時會陷在這個情緒中而不去做結果性的分辯,無論這事是對是錯他們都會選擇不聽,甚至明知道會失敗也會仍然堅持自己的選擇,目的就是要宣布自我的決定權和自我的獨立性。
三、無條件的接納孩子
接納對于成長中的孩子與叛逆中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孩子在成長中必會有屬于自己的想法與看見,也必會因著不成熟而面臨失敗,所以我們要接納孩子四個方面:
? 接納孩子獨立思想的狀態
? 接納孩子因與我們意見不一致的頂撞
? 接納孩子盲目的勇敢
? 接納孩子失敗的必然結果
當孩子得到了我們預料的失敗結果時,家長切記不要嘲笑譏諷孩子,如:“我就說你不行吧”“不聽話失敗了吧,活該”“叫你不聽話,都是你自找的”等等,這樣的話語從家長的本意來說是好的,想要讓孩子記住這次的教訓下次要聽話不要再范錯誤。這樣的話語只會加重孩子逆反的心理和對抗的力量,絲毫不會起到任何教育的作用。
家長每次這樣數落過后,孩子并未有什么記性,下次還是仍然的去做你不讓她做的事情,仍然不聽家長的勸告,仍然的與家長對抗,當你說“上次你不聽話就失敗了,難道不記得了,”他會回你,“這次絕對不會失敗或是我就做給你看,我一定能成功。”孩子將反駁家長與對抗家長作為了成功的一種標志時,就真正的形成了兩營對壘的局面。
所以面對孩子的挫敗,家長要及時做孩子的安慰者、幫助者、支持者、信任者。無條件的接納孩子因無知導致的失敗的結局,將失敗的事情進行外歸因,如:經驗不足之類的而不要做內歸因說孩子本身的能力不行,這樣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越是叛逆的孩子心理的需求就越大,家長此時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愛心陪伴他們,找到他們的需求點一切就都好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