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的第一個叛逆期(孩子人生中的三個叛逆期)
【今日隨記】
聊聊三歲半到四歲,焦慮而叛逆的娃
我家小寶三歲半,最近沉迷于自己穿衣服,脫衣服。昨天晚上給小寶洗澡,脫衣服的時候,兒子尋求幫助說了句:“媽媽,你幫我脫。”我手腳麻利的把他的上衣脫完了,兒子跺著腳說:“上衣我自己脫。”我脫口而出:“我幫你脫完了。”兒子嘴巴一嘟,小頭一昂:“你幫我上衣穿上,我自己脫?!?/p>
實話實說,我當時握緊拳頭,心里默念一萬遍,親生的,親生的。
同時也慶幸,我的理智能夠告訴我,我家小寶到了發展的不穩定期,我要小心應對啦!我要面對一個焦慮而叛逆的小少年啦!
為什么三歲半的孩子會進入一個焦慮而叛逆的階段呢?
因為在這個階段,他要實現的是自我意志,希望父母接納他的獨立,但自身能力又沒有完全達到。
試想:你在學習一個新的技能時,學了但又沒能完全獨立做的時候的情緒。緊張,焦慮,期待,挫敗…而這些情緒狀態是三歲半這個階段孩子每天都要經歷的,從早到晚不斷經歷。
早上起床,自己會穿衣服了,扣子不會扣,拉鏈不會拉;穿襪子能套進去了,可是有時候腳后跟并不在襪子后跟里;穿鞋子會穿了,可是有時候分不清左右;馬桶會坐了,可是擦屁股又不會;會用勺子吃飯,可是勺子舀不了長長的土豆絲;等等。孩子每天都在做的了一些事情的成就感和做不了一些事情的沮喪中不斷切換。
現在是不是能理解三歲半的娃為什么總會對著干了呢?
我們如何應對這個階段的娃呢?有無數的技巧理論,但從我自身來說,借鑒技巧理論并不斷實踐找到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方法更重要,不過一定要記得一點,尊重孩子。
那你們是不是很好奇,我是如何處理開頭說的昨晚的那件事的呢?
我的應對原則第一條:惹不起,躲得起
給他穿上他的上衣,然后離開,做我自己的事情去了。(讓我自己冷靜一會兒,同時也讓他自己冷靜一會兒)
應對原則第二條:換位思考
我平心靜氣回到衛生間的時候就看到了一個光溜溜的娃,他正得意于自己脫掉衣服的喜悅中。我開始脫襪子,假裝脫不下來,尋求兒子的幫助,他也手腳麻利的幫我把兩只襪子都脫了,我氣呼呼的說,你幫我脫這只就好了,另一只我自己脫??粗麣夤墓牡臉幼?,我忍不住笑了,他小眼睛滴溜溜的轉。突然來了一句:“媽媽,我錯了?!?/p>
應對原則第三條:復盤,約定
我剛剛沒有說清楚,我如果清楚的說,幫我把這一只襪子脫掉,就不會讓你以為要把我兩只襪子都脫掉了。小寶嘴巴嘟囔著:原來是我沒有說清楚呢!約定,以后我們盡量說話說的更準確一些~
俗話說:“越有思想的人越難以用粗暴的方式去統治”。開心于孩子的自我意識成長吧!同時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后的原因,你就不會為此而撓頭困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