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孩子的父母教養知能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孩子的發展水平的高低。孩子尤其是叛逆期的男孩子,他們個性強,執拗,獨立意識強,有“小大人“的成人感。叛逆期的男孩子該怎樣去溝通教育呢?
第一招:精準定位,杜絕妄念。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求不得就是八苦之一。如果你找不準自己孩子的定位,對他要求太高,孩子努力了卻達不到目標。于是乎家長焦慮孩子叛逆,就像干柴遇烈火,怎能不越燒越旺?“龍生龍,鳳生鳳”,自己孩子的智商情商,作為家長應該有個比較清醒的認識。為孩子精準定位,如果孩子的表現超出預期,那就是驚喜。哪怕沒有時時的驚喜,也比時時求而不得要和諧喜樂的多。
第二招:隨時洗腦,思想同步。
孩子的成長過程一直接受著家長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影響。抓住一切機會,隨時隨地洗腦,你的思想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孩子的認知。但這個洗腦過程要盡量不留痕跡,否則很難起到作用,反而會被更加嫌棄。這時候就很考驗家長的眼界格局了。或者同看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個電視劇,制造話題加以引導;或者順著孩子的話題,先贊同孩子的看法,獲得認同感,然后找時機補充或糾正。
第三招:裝傻充愣,難得糊涂。
沒有人能夠和一個一天到晚找茬挑毛病的人和諧相處,也沒有哪個人能事事都做的完美無缺,人人歡喜。何況是一個隨時會炸的叛逆娃。適時裝傻充愣,讓孩子覺得原來家長也有不懂的事情,也有犯迷糊的時候,不是那么的說一不二,不可接近,無法溝通。這樣就能拉近家長和孩子的距離,觸發孩子的表現欲、成就感。家長和孩子就有更多心平氣和的交流機會,溝通越多親子關系越融洽。
第四招:賞罰分明,規則意識。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孩子做的好,家長就不要吝惜贊美夸獎之詞。孩子合情合理的要求,也可以在他實現預訂目標之后,毫不猶豫的滿足。賞識教育帶來的正能量是人所共見的。但如果孩子做了違反原則性的事,決不能姑息。不管是好聲好氣的講,義正辭嚴的講,還是狠揍著講,只要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適度的懲罰是完全有必要的。正如沒吃過苦,怎么知道甜有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