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問題:寶寶2~3歲的叛逆期,不打不罵讓寶寶更聽話
寶寶到了兩歲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寶寶出現叛逆的行為,肆意哭鬧,弄壞玩具,不吃飯,父母說什么都不聽,油鹽不進讓父母很苦惱,但這其實是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如果引導正確,可以幫助寶寶更快的成長,那么到底應該怎么引導,怎樣才能平安的度過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呢?
2歲寶寶不僅個子長了,脾氣也長了
朋友家的小侄女今年已經兩歲了,從前非常乖巧聽話,不知怎的,最近脾氣卻越來越大,動不動就哭鬧,還沒有理由,稍微有一點不和她意的,就大喊大叫,有一次爸爸和彤彤玩扮家家酒的游戲,爸爸不小心把一個娃娃碰到地上了,只是娃娃的頭發稍微亂了一點而已,彤彤卻大發雷霆,沖著爸爸又打又踢,哭的沒完沒了,怎么哄也不行,爸爸很無奈,只能再買一個賠給她,爸爸很不解,從前那個乖乖的小女兒,怎么就變成這樣了呢?
寶寶第一個叛逆期,家長要多注意
2~3歲是寶寶自我意識形成的一個階段,在這期間寶寶的活動能力增強,對外界充滿著各種好奇,并且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卻不知如何表達,很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目標,所以有了很多不聽話,不服管教的行為,雖說讓父母很頭疼,但這也是寶寶逐漸成長起來的表現,父母應該多加耐心,正好趁這個時期引導寶寶。
面對寶寶2歲的叛逆期,4點家長要避免
1.對寶寶嘮叨
爸爸媽媽總是不停的為寶寶擔憂,并把這份擔憂轉化成嘮叨的形式表達出來,如寶寶今天有沒有凍著,飯吃沒吃飽,和小朋友相處有沒有受欺負…連珠炮一樣讓寶寶消化不起,過分的緊張,還把這種緊張強塞給寶寶,自然會引起寶寶的不滿,雖然寶寶還非常小,可是在安全范圍內,父母沒有必要過于擔憂,甚至讓寶寶也感受到這種擔憂,寶寶也是要獨立成長的,不能一直依賴父母,所以爸爸媽媽在平時里可以稍稍放松一些,讓寶寶能喘口氣,自己也沒那么累。
2.恐嚇寶寶的行為
許多父母面對孩子的吵鬧,哭泣等行為感到煩躁,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的編出個恐怖故事來恐嚇寶寶,像如果你再哭,門外的大灰狼就來吃掉你了,還有指著路過的警車說那就是來抓你的,這樣做在短時間內的確是很有效果,大部分寶寶可能當場就沒了聲音變得溫順又安靜,可是這樣其實是治標不治本并且非常容易讓寶寶的心靈蒙讓一層陰影,從此對父母描述的那個場景念念不忘可能長大了都會夢見,讓寶寶性格更加膽小懦弱,如果想糾正寶寶行為,可以用別的方式,如果一味的恐嚇,最后只能害得寶寶,適得其反。
3.縱容寶寶行為
現在的寶寶在家里,一般都會有很多人寵愛,尤其是很多長輩,對小輩的疼愛,幾乎是要什么給什么,生怕寶寶受了委屈,寶寶任性也覺得是正常的,寶寶想吃什么都給買,這樣就有了那句”一看就是奶奶帶大的”同樣許多父母也是,無限的縱容與溺愛,這樣的結果就是讓寶寶失去約束,越來越無法無天,愛不是任期自由發展不管不顧,愛是獎與罰同時進行,在讓寶寶感受到溫暖的同時,也能體諒別人,不去任性胡鬧。
4.別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傳染寶寶
生活總是很多甜里透著許多苦,父母在工作生活中,難免會有不少的挫折與心酸,從而會越來越消沉,并把這種負面情緒間接或直接傳遞給寶寶,更有甚者拿寶寶撒氣,找一個由頭就打罵寶寶,這樣只會讓父母與寶寶的關系越拉越遠,雖說不能保證每時每刻都開開心心,可是在寶寶面前,父母盡量要做到平和的心態,用適當的方法將苦痛排解,而不是不知不覺也讓寶寶和家長一樣負能量滿滿。
家長提前做好這幾點,寶寶快樂你也快樂
1.控制自我情緒
父母在生活中總是會遇到諸多的不如意,或者寶寶無法表達清楚自己的心情讓父母心急,所以會導致父母的情緒不穩定,進而影響到寶寶,但是作為成年人,父母的抗壓能力一定是遠超過寶寶的,父母的一句呵斥,責罵,可能在父母眼里看來很正常,但是在寶寶那里可能就會是千斤重,讓寶寶無法承受,所以父母要學會控制自我情緒,在遇到難題時直接解決問題,咨詢一下專業人士,不要直接就開始發脾氣,如果有不開心的事情也不用非要通過責備來發泄,運動,看書,或者寶寶子做游戲等,懂得自控,寶寶才會有更好的生長環境。
2.讓寶寶明白原則性
兩歲的寶寶是有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培養孩子的原則性,在孩子做一項任務或者玩一個游戲的時候,先給寶寶講好規則,讓寶寶明白規則在前,行動在后,比如和寶寶玩投球游戲的時候,先告訴他站在哪里,球要拋在哪個方向,拋多少個球會有什么樣的獎勵,這些都要和寶寶提前說好,甚至我們可以設定投幾次,投的姿勢等等,一切細節都可以商討講明白,這樣寶寶以后做事情也會講原則,不會胡來,任性,想干什么干什么。
3.學會換位思考
大多時候寶寶可能無法讓父母明白自己的心意,父母就會覺得很煩躁,認為寶寶無理取鬧,可是從寶寶的角度出發,其實自己根本沒有故意要鬧,就像有的寶寶喜歡調皮,總是說不,父母讓我往西我偏要往東,其實都是從父母的角度看到的,寶寶很有可能只是因為某件事情不順心,或者父母之前的某個行為傷害到寶寶,寶寶在慪氣,兩歲是寶寶第一個叛逆期,父母盡可能的換位思考,要站在寶寶的角度出發,用理解的心態去跟寶寶產生共鳴,不能一味的去訓斥寶寶,在寶寶特別難受或者是叛逆的時候,要找到事情的原因,而不是一味表達自己的情緒,或者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寶寶怎樣做,這樣才能更快走進寶寶的世界。
4.以身作則
爸爸媽媽在奇怪寶寶老發脾氣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其實自己平時也挺愛發脾氣的,寶寶目前還處觀察世界的階段,對很多新鮮事物都保持著高度的好奇心,并且還會進行模仿,尤其是父母,和寶寶平常接觸尤為多,寶寶模仿最多的也是父母,如果父母平時就喜歡沒日沒夜的玩手機,那寶寶自然也喜歡看電視玩游戲到很晚,如果父母平時暴躁易怒,那寶寶肯定也跟著經常發脾氣,所以父母在平時要以身作則,自己先做到了,才能去要求寶寶也做到,比如吃飯的時候可以讓寶寶看著自己,形象的讓寶寶看見什么是細嚼慢咽,讓寶寶去模仿自己,再比如寶寶玩完游戲的時候,讓寶寶看見自己在收拾玩具,讓寶寶跟著一起,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育兒啟迪:
2~3歲是寶寶第一個叛逆期,父母迎來了很多新的挑戰,想要順利度過這個階段,父母還需要多加理解和忍耐,掌握更多的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