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注釋
《岳陽樓記》是唐代文學家范仲淹所寫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他在岳陽樓所見所感。這篇文章被譽為中國古代散文的經典之作,被廣泛地傳頌和閱讀。
下面是《岳陽樓記》的注釋:
岳陽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巴陵湖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建筑。傳說范仲淹曾經在這里寫下這篇散文,以紀念他的故鄉。
岳陽樓對聯:上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下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陽樓最著名的對聯。
岳陽樓歷史:岳陽樓始建于唐代,歷經多次維修和擴建,如今已成為一座結構嚴謹、雄偉壯觀的歷史建筑。
《岳陽樓記》原文: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俱)興。初郡人登岳陽樓,作賦得詩二首。其詩曰: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予上之。見樓上所題之聯,云: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予感于斯,遂賦詩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共把吳鉤看,射天狼。
予與友人登樓,見樓上所題之聯,意欲援筆而答,而未能之。于是賦此,以紀念其先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