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為了強調某種意思或突出某種情感,特意重復使用某些詞語、句子或段落的一種修辭手法。一般分為“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
它的作用是
內容上:一般起突出思想、增強語勢、強化情感等作用,還使得抒情強烈,富有感染力;結構上:分清層次;節奏上:形成回環往復的韻律美。
一、連續反復,相同的詞句,連續出現,當中沒有其他詞句。
舉例:
1、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七上 朱自清《春》)
反復的修辭手法,表現了人們急切欣喜的盼春之情
2、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他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九下 高爾基《海燕》)
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的恐懼。
二、間隔反復相同的詞句連續出現,中間有其他詞句間隔。
舉例:
1、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
啊!黃河!你是偉大堅強,像一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
啊!黃河!你一瀉千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這組句子中三處“啊!黃河!”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形成間隔反復,形成回環往復的韻律美,從哺育、保衛、激勵中華民族三個方面歌頌黃河的偉大精神。
2、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祖國啊!
我是貧困,我是悲哀……——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祖國啊!(九下 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三個“我是”把“我”和祖國聯系,使“我”和祖國融為一體,三個“祖國啊”強調對祖國的熾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