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作為世界上傳播最多的經(jīng)典作品之一,幾乎伴隨了每個孩子的童年。
直到現(xiàn)在,你可能還能隨口說出其中的經(jīng)典故事。
“烏龜和兔子賽跑,兔子一個箭步?jīng)_出去,就將烏龜遠遠甩在了身后,但是兔子沒有一鼓作氣跑到終點,卻決定先睡一覺再繼續(xù)比賽。結(jié)果,烏龜慢慢地超過了兔子,等驕傲的兔子醒過來的時候,烏龜已經(jīng)到達終點。”
“一只口渴的烏鴉,找到了一個裝著水的長頸瓶,為了喝到里面的水,它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到瓶子里,讓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終于喝到了水。”
的水慢慢升高,終于喝到了水。”
托物言事,短小精干,是這類作品最大的特點。
在18世紀的俄國,有一位作家更是將寓言與詩體結(jié)合,用優(yōu)美、俏皮的語言創(chuàng)作了兩百余篇寓言。
他就是著名作家伊萬·安德烈耶維奇·克雷洛夫,與古希臘的伊索、法國的拉·封丹、德國的萊辛齊名,并稱為世界四大寓言家。
有人說,“一個偉大的作家,必定是代表著整個民族的大智慧。”克雷洛夫的寓言詩在保留了鮮明的民族特色的同時,把民間智慧融入寓言創(chuàng)作,使寓言更富哲理性,與平民百姓貼得更近,將寓言創(chuàng)作推到了新的高峰。
連普希金都經(jīng)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化用《克雷洛夫寓言》的片段,并稱贊他為“最有人民性的詩人”。
他的作品自出版以來,就深受讀者喜愛,一次又一次再版,擁有七十多種外文譯本,成為各國人民教育子女的必備教科書。
壹點號 第三只眼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yīng)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