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免疫系統和毒株剛經歷過一場大戰。”
隨著防疫策略的優化調整,近日各地感染者數量、重復性感染風險飆升,這都讓人們更深刻認識到自身免疫力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1]
鐘南山院士等專家指出,免疫力是“天然醫生”,只有加強自身免疫力才能更好地防御。
但后天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呢?除通過改善生活習慣外,塞爾維亞科學家經臨床實驗發現,為30名男性,外源性攝入核苷酸這一物質14天,免疫功能顯著增強,該項研究成果收錄于《Nutrients》期刊。
攝入核苷酸14天,免疫力有所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核苷酸(NTs)由核苷和磷酸組成,為核酸大分子基本單位,是生命的基礎物質,它就像細胞中的“郵遞員”一樣,承載著重要遺傳信息,參與生物體近乎所有的化學反應。
目前,核苷酸這一物質的主流合成方式,分為攝取含核苷酸的食物和機體自身合成,但其含量會隨生命體機能衰退而下降。針對此項問題,國際權威營養學雜志《Nutrients》,曾刊登諸多研究成果證實,可通過外源性補充核苷酸補劑,補充體內所需,并產生增強免疫力、調節腸道菌群等作用。
此次核苷酸臨床實驗中,塞爾維亞科學家招募了30名男性作為實驗對象,將其分為兩組,一組每天服用50mg核苷酸,一組則作為安慰劑對照組,并要求實驗對象維持日常飲食和基礎身體運動,實驗周期為14天。[2]
研究人員在實驗前后,分別對實驗對象進行一次耐力測試。結果顯示,核苷酸組耐力持續時長顯著改善,大多增加5%,同時血清免疫球蛋白A及自然殺傷(NK)細胞活性增加。 NK細胞為重要免疫細胞,被稱為“人體衛士”,這在一定程度上證實,外源性補充核苷酸,是提升自身免疫力的好幫手。
不同年齡段,不同“免疫危機”
后疫情時代,免疫系統顯得尤為重要,它能識別和清除外來入侵的病原微生物,使人免于病毒、污染物質及疾病的攻擊,維護體內環境穩定性。但免疫系統不僅是因人而異,各年齡段也存在不同的“免疫危機”:兒童時期發育不完全,30歲后開始逐年下降,“陽”后人體免疫力也會下降。
在嬰幼兒生長發育期間,免疫應激、身體所受到的損傷需修復時,體內核苷酸含量會難以滿足身體所需。在感染病毒時期,由于免疫系統要與病毒作斗爭,所以在康復后,免疫系統會出現短暫紊亂情況。
“中年人是危險的群體”,北京大學基礎醫學免疫學系王月丹教授曾表示,中年時期身體機能下降的同時,經濟、精神壓力反而增大,免疫系統有可能遭遇崩潰。據北大整理的有關核苷酸的文獻綜述,研究人員曾讓中年受試者服用核苷酸8周后,產生體內白介素-2顯著提高、免疫力提升等積極反饋。
2010年,核苷酸通過美國GMA-SAFE認證,以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鑒定、其安全性得到一定保證。目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已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化妝品和科研等領域。[3]
科學提升免疫力,有這3點建議
2020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2005名受訪者展開一次調研,其中有40.8%受訪者感覺身心免疫力一般,70.8%受訪者因為大流行而開始注重免疫力的提升。受訪者的主要做法是:72.6%的人選擇多吃果蔬、營養搭配均衡。
除注重均衡搭配飲食外,報告中還指出,以下從“內提升”自身免疫力的3個要點也不容小覷:
- 保證充足(7-9小時)的睡眠,對適當的免疫功能、體內平衡、肌肉恢復至關重要。
- 適量運動。可促進細胞新陳代謝加快,使免疫力處于活躍狀態,選擇適合且喜愛的運動(跑步、瑜伽、坐禪等),長期、持續,形成習慣。但注意在“陽康”后的2-3周里,不能夠劇烈運動。[1]
- 外源性攝入營養補劑。諾獎免疫學家青克納格爾博士表示,攝取核苷酸對增強人體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延緩免疫器官老化具有顯著效果。不僅如此,根據上述塞爾維亞科學家的核苷酸臨床實驗,面對不同的“免疫危機”,都可通過自身情況,外源性補充體內所需的核苷酸物質來解決。
常言道,活著就是勝利,健康快樂才是真諦。現在人們不僅追求可以長命百歲,并要求能夠無疾而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生命質量。隨著生命醫學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有理由相信我們這代人都能夠健康老去。
參考資料:
[1]張文宏,郭清.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健康管理與免疫力——張文宏教授、郭清教授訪談[J].健康研究,2022,42(01):1-4.DOI:10.19890/j.cnki.issn1674-6449.2022.01.001.
[2]Sergej M. Ostojic and Kemal Idrizovic and Marko D. Stojanovic. Sublingual Nucleotides Prolong Run Time to Exhaustion in Young Physically Active Men[J]. Nutrients, 2013, 5(11) : 4776-4785.
[3]王楠,蔡夏夏,李勇.外源核苷酸與免疫功能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2016,37(05):27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