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榮休后,從商人變成了傳奇人物,世人歌頌傳揚馬云的事跡,猜測馬云榮休后的生活,卻很少有人再想起馬云當年的拼搏創業。
20年風起云涌,創下阿里巴巴,五十四歲的馬云榮休,宣布繼續從事教育工作,從哪里開始就從哪里結束,一切都來的那么快,去得也那么快。
從2018年作出決定,2019年就迅速投身教育,貫徹馬云的一生,讓馬云走上神壇的就是這股勁,這樣雷厲風行的執行力。
想好就做,說干就干。
01 不干,機會永遠不是你的
比爾蓋茨:世界上財富最有可能超過我的就是馬云。
直言講,馬云并沒有很多過人之處,20歲的馬云歷經三次高考跌跌撞撞進入杭州師范學院本科。成績很一般,但馬云的成功與學習成績沒有多大關系,能夠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第一個吃螃蟹,除了前往國外的機遇,最重要的是,馬云對認定的事情,具備說做就做的執行力。
1993年,馬云在美國就意識到,互聯網是一座金礦,開始設想回國建立一個公司,專門做互聯網。馬云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發布。
他立即決定和西雅圖的朋友合作,一個全球首創的B2B電子商務模式,就這樣開始有了創意。并起名中國黃頁(china page)。
回國當晚,馬云約了24個做外貿的朋友,也是他在夜校名義上的學生,給他們介紹,結果23人反對,只有一個人說可以試試。馬云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還是決定干,哪怕24人都反對,他也要干!
02 猶豫,成功往往與你失之交臂
成功最怕遲疑,哪怕是一天的遲疑,都足夠推開可能觸摸的成功。
“其實最大的決心并不是我對互聯網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經歷就是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調頭,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你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的道理。”馬云提起當初,贊賞的是自己的勇氣而不是眼光。
說到這里,想到一個有趣的事。
馮姐是我身邊的一個朋友,特別喜歡逛街淘衣服,尤其喜歡在服裝店的打折專區轉悠,每到換季的時候,就頻繁地扎進服裝店挑選特價服裝。
有一天,馮姐在服裝店里選購,忽然相中一件皮質的風衣,她非常中意這件能彰顯氣質的風衣,卻遲遲沒有下手,原因是這件風衣并沒有掛在換季折扣專區。
隨后馮姐幾乎每一天晚上都會去店里面“看望”一下這件皮衣,盼望著心愛的皮衣能盡快掛到折扣區去。后來又聊起這件事的時候,馮姐也挺無奈的“早知道我就下手了,我等了兩個月,最后直接下架了!”
楊瀾說過,“有時命運的戲謔就在于,你一直猶豫不決,等到終于下定決心,已經到了謝幕的時間。”
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家園馬云的家中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18位創業成員或坐或站,神情肅穆地圍繞著慷慨激昂的馬云。馬云快速而瘋狂地發表激情洋溢的演講:“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著往前沖的時候,你們都不會慌了。你們拿著大刀,一直往前沖,十幾個人往前沖,有什么好慌的?”
在這次“起事”的會議上,馬云和伙伴共籌了50萬元本錢,并按照慣例進行了全程錄像,馬云堅信這將有極大的歷史價值。
在這次會議上馬云說:“我們要辦的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我們的目標有三個:第一,我們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們要建立一家為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第三,我們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從這天開始,馬云開始鐵下心來做電子商務。
盡管只有50萬創業資金,但馬云首先花了1萬美元從一個加拿大人手里購買了阿里巴巴的域名,并細心注冊了alimama.com和alibaby.com。
他們沒有租寫字樓,就在馬云家里辦公,最多的時候一個房間里坐了35個人。
馬云不斷地鼓動員工:“發令槍一響,你可不能有時間去看對手是怎么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又告誡員工:“最大的失敗是放棄,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對手是時間。”
快速的決斷下,馬云的團隊戰勝的是時間,阿拉巴巴就這樣孕育、誕生在馬云家中。
03 行動,才不會在未來悔恨今天的你
20年光陰,馬云成為一位身價2700億,掌握億萬商業王國的富翁,全局的視野、長遠的眼光、堅持不懈的精神、專業的態度等,給了他萬億的收獲。
講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說,我們就是普通人,哪能像馬云那樣呀。誠然,絕大多數人不可能像馬云那樣成功,但是往往一些就在身邊、比較容易抓住的機會,自己卻錯失了,與千萬身價失之交臂。
還記得在《夏洛特煩惱》中有那么一段場景嗎?
大春:夏洛,說到房子的事情我更應該感謝你,2700元買的,漲到2900元,把房賣了我狠狠賺了一筆。我媽還勸親戚全部賣了,租房子住,等房子降價了再買回來。
夏洛:那些親戚還聯系嗎?
大春:不聯系。
夏洛:那以后就別聯系了,能躲就躲吧!
許多人看到這一場景都為大春扼腕嘆息,就這么完美的錯過了發家致富的好時機。在過去數十年中,相信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被勸買房的經歷。
有些人相信了,買了房子;而有些人沒買房,存銀行、投股票。買房與不買房的結果,可想而知。
有一個朋友在深圳打拼已經接近二十年,2014年咨詢我:“來深圳16年了,事業也有起色,現階段想在深圳安家。”
經過溝通了解,這位朋友1998年從部隊復員來到深圳,做工程賺了不少錢,手上的積蓄有150萬,考慮到他的工作性質和房產未來的潛力,我給他推薦了福田區的一處新樓盤,單價3萬1,區位、環境和配套都非常有潛力。
后來這位朋友親自去樓盤看了也很滿意,到了成交的時候卻說有空再看看別的樓盤。后來再詢問了兩三次,都是推脫的,一開始說的是工程項目上需要采購物料,房子的事只能放一邊;到了第三次聯系我才明白,這位朋友覺得這兩年房價漲的厲害,想要到明年再看看。
2015下半年,我又接到朋友的電話,來電時也沒有多少寒暄:“老師,那個,麻煩幫我物色一下房子,去年想等到降價再入手,誰知道今年漲了這這么多。”
半年來,這位朋友手上積蓄確實多了不少,但仍然沒有房價漲得快。無奈,最后只能在龍崗買了個小三房,為這事,還好幾次對我傾訴后悔之情。
1999年在北京買一套100㎡的住宅,總價約30萬,2009年總價140萬,對比1999年上漲4.69倍;2019年總價570萬,對比1999年上漲19倍。
1999年在深圳買一套100㎡的住宅,總價約50萬,2009年總價149萬,對比1999年上漲2.98倍;2019年總價550萬,對比1999年上漲11倍。
“時機,不是自動找上門的偶然,而是帶著無數懇切的愿望做出的無數選擇創造出的奇跡般地瞬間,毫不遲疑的放棄和當機立斷,弄出了時機。我應該鼓起更大的勇氣,搞怪的不是紅綠燈,不是時機,而是我數不清的猶豫。”
很多人說,“房住不炒”的時代到了,以后房子不會再漲價了。這句話只能說對了一半,房地產從政策調控開始,就進入了分化時期,國內大部分城市的房價一定是一個“穩”字當頭,但在各種政策利好和建設規劃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及其周邊城市形成的城市群,房價的上漲一定是擋不住的。
“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后半段人生哲學是‘不后悔’。”
想好就做,說干就干!別再等到10年后再傾訴你的悔不當初了。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1、本圈子的主題是提供優質、原創、前沿、深度的房地產行業知識!與粉絲們互動交流購房經驗。
2、咨詢購房、政策、市場、法律等問題,可直接在圈子里問出,每天下午2-3點統一回答哦~
3、圈子內將不定期推送粉絲福利、線下活動、講座等,歡迎大家入圈交流。
大家在圈子里分享的優質經驗也有機會被設為精華,期望大家在“老王交流粉絲圈”交流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