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經典素材,寫精彩文章。每天只花五分鐘,掌握一個好素材。
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內容來自經典作文素材36講中的社會篇,主題詞非常簡單,叫做“真相”。
相信大家最近都已經聽到了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新聞,那就是我們即將告別3G和4G時代,在不久的將來,全面迎來5G時代。網絡的飛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前所未有的好處,但同時,也讓現代人的文明和修養經歷著嚴峻的考驗。網絡世界中同樣充斥著人類的欲望,我們既能看到人性的丑惡,也可以見識世界的美好。既要提升自己的節操,又要加強我們對于信息的辨識能力。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要進一步做到實事求是,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對于真相的把握,對每一個現代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今天我想給大家講兩個故事,這兩個故事來頭不小。都是一度在社交媒體上刷屏、被無數網民競相轉發、引起轟動的故事。然而沒過多久,它們就發生了令人吃驚的大反轉。同一篇文章,前后境遇相差如此之大。背后究竟有何隱情,我們這就來一探究竟。
我們今天要講的第一個故事叫做“哈佛凌晨四點半”,對我來說,提起哈佛大學,一股羨慕之情就油然而生。因為哈佛大學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頂尖學府,是當之無愧的象牙塔尖,是全世界最優秀的一群天才和學霸的聚集地。而這篇我們提到的文章,之所以引起了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這與它頭頂的名校光環是密不可分的。
此文描述的是哈佛大學圖書館凌晨四點半燈火通明、座無虛席,學子們深夜奮發圖強的故事,傳達了“此刻打盹,你將做夢;此刻學習,你將圓夢”的思想。我們都知道,不怕別人比你優秀,就怕比你優秀的人,還都比你努力比你拼命。這個邏輯乍一看,是不是特別的合情合理?這就是它引發無數人的共鳴和感慨的原因,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認為,果然人家哈佛學子的優秀都是有原因的,然而就讀于哈佛商學院的留學生李柘遠通過調查發現,凌晨四點的哈佛大學與其他任何一所高校,都沒什么區別。無論是師生,還是教職員工,大家無一例外都同樣沉浸在睡夢中。最后被網友證實,這篇被國人瘋轉的爆文其實只是一個謊言,或者說只是一篇吸引眼球的“偽雞湯文”。這可真的是讓人大跌眼鏡。這個事件背后,發人深思之處不少。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把這種極具爭議的社會事件寫進自己的文章里去呢?
在這里,我將為大家提供三個可用的角度,供各位參考。大家可以針對這三點來進行立意和構思。首先,我們來談談“效率”。大家都知道,對于我們每個現代人來說,不管你是在學習還是工作,“更快的速度”都是我們永恒的追求。常言道“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奮確實能加快我們前進的腳步,但是哈佛大學的精英是否只憑借“勤奮”就能取到今天這樣傲人的成就呢?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事實上,他們學習非常講究方法,但卻從未以刷夜為榮。“效率”才是他們事半功倍、取得成功的秘訣。勤奮是成功的必備前提,絕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
第二個角度,我們從“求真務實”來切入。坦白講,這篇文章的騙術并不高明,但有了名校光環的加持,人們就情愿相信這種缺乏根據、經不起推敲的道聽途說。在現代社會,很多人迷戀于通過碎片化閱讀的方式來獲取信息,而不愿花時間探求真相。我們都知道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此我們需要時刻牢記,道聽途說不可信,調查才是求真務實的出路。因為人云亦云,就會輕易被假象蒙蔽。再來看第三個角度,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近幾年來非常火爆的“成功學”了,無論是在網絡上還是在線下的實體書店中,這一類的文學總能引發大家的關注。這篇極具煽動性的雞湯文也是它們其中一員。之所以可以風靡網絡,是因為它找準了人性的弱點,完全地迎合了大眾的心理。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雖然無法逐一甄別,但也絕不可以照單全收。畢竟“雞湯”到處有,缺的是分辨真偽的眼睛和求真務實的精神。
勵志雞湯、煽情好文,原來最終不過是披著華麗外衣的騙局,這一切令人痛心,卻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信息時代,保持警惕、擦亮雙眼,才能看清浮華之下的本質。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全部內容,17出品必屬精品